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法华五首·其四》
《读法华五首·其四》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慈和自是山林服,知见长宴寝香。

要与如来同止宿,却须常拂法空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慈和(cí hé)的意思:指人心慈善和谐,相互关爱和睦的美好品质。

法空(fǎ kōng)的意思:指法力高深,空灵出尘,超脱红尘世界。

见长(jiàn zhǎng)的意思:指某种特质、能力或特点得到发展和提高。

空床(kōng chuáng)的意思:指床铺空着,没有人睡。

来同(lái tóng)的意思:指人才或学识相近,相互吸取长处,互相比较。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宴寝(yàn qǐn)的意思:在宴会上饮酒作乐,直到深夜才入睡。

知见(zhī jiàn)的意思:知道和看到的事物,指所知所见。

止宿(zhǐ sù)的意思:指停留、暂住的地方。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教修行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虔诚追求。首句“慈和自是山林服”,描绘了修行者在山林中修行时展现出的慈祥和温和,这种内在的品质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之中,仿佛山林的自然风貌也因之而变得更为和谐。次句“知见长凝宴寝香”,则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即使是在休息之时,内心的宁静与智慧也如同宴席上的香气一般弥漫四周,令人感受到心灵的纯净与深邃。

后两句“要与如来同止宿,却须常拂法空床”,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佛法的执着追求,他们渴望与佛陀一同修行,共同度过每一个夜晚。这里的“法空床”不仅指物理意义上的床铺,更象征着修行者内心对佛法的追求和对清净境界的向往。通过“常拂”这一动作,形象地展现了修行者不断清除心中的杂念,以达到心灵的纯净与空灵状态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佛法的深切体悟和不懈追求,以及他们在精神世界中对纯净、和谐与真理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忆元九

渺渺江陵道,相思远不知。

近来文卷里,半是忆君诗。

(0)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六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0)

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

高处敞招提,虚空讵有倪。

坐看南陌骑,下听秦城鸡。

眇眇孤烟起,芊芊远树齐。

青山万井外,落日五陵西。

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

(0)

望江怨

东风急,惜别花时手频执。

罗帏愁独入,马嘶残雨春芜湿。

倚门立,寄语薄情郎,粉香和泪泣。

(0)

书法华寺上方禅壁

砌下松巅有鹤栖,孤猿亦在鹤边啼。

卧闻雷雨归岩早,坐见星辰去地低。

一径穿缘应就郭,千花掩映似无溪。

是非生死多忧恼,此日蒙师为破迷。

(0)

驾幸三会寺应制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

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

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