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耽石院》
《耽石院》全文
明 / 符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郭寻幽寺,苔碑读更摩。

大书双美并,陈迹几人过。

泉落空中石,猿窥涧底柯。

为怜衣未拂,来往如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大书(dà shū)的意思:形容字体大,书法工艺精美的书籍。

空中(kōng zhōng)的意思:形容虚构的事物,没有实际基础。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落空(luò kōng)的意思:指计划、希望或预期的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没有实现或没有成功。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寻幽(xún yōu)的意思:寻找幽静、幽深的地方或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城探访一座隐秘古寺的情景,通过对寺中苔碑、大书、清泉、山猿等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深感慨。

首句“出郭寻幽寺”,开门见山地描述了诗人的行动——离开城市,前往一处隐蔽的寺庙。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宁静与自然的向往,也暗示了寺庙可能隐藏着某种历史或文化价值。

“苔碑读更摩”一句,通过“读”和“摩”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仔细阅读碑文,并在碑上轻轻抚摸的动作。这里的“苔碑”不仅指出了碑文的年代久远,还暗示了寺庙的历史深厚。诗人通过这样的行为,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敬畏。

“大书双美并,陈迹几人过”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中的景象。这里“大书”指的是碑文上的文字,而“双美并”则可能是对碑文内容的赞美,或是对寺庙内两处美好景致的并列描述。后半句“陈迹几人过”则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现今少有人关注这些历史痕迹的感慨。

接下来,“泉落空中石,猿窥涧底柯”两句,通过动态的泉水与静谧的山猿,营造了一种动静结合、和谐共生的自然美景。泉水从高处落下,撞击石头,发出悦耳的声音;山猿则在山涧底部窥视,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趣味。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最后,“为怜衣未拂,来往意如何”两句,以诗人自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诗人似乎在思考自己为何要探访这座寺庙,以及这种行为背后的意义。这里的“衣未拂”可能象征着心灵的尘埃尚未洗净,而“来往意如何”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探访寺庙的动机和目的的不确定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我内心的探索与反思。它不仅是一次对古寺的探访之旅,更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一次旅行,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自我存在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符锡
朝代:明

江西新喻(今新馀)人。符观子。任明代《韶州府治舆图》一书主编。著作有《童蒙须知韵语》、《颖江渡稿》,撰《韶州府志》十卷。
猜你喜欢

鹧鸪天·圉圉洋洋各自由

圉圉洋洋各自由。
或行或舞或沉浮。
观鱼未必知鱼乐,政恐清波照白头。
休结纲,莫垂钩。
机心一露使鱼愁。
终知不是池中物,掉尾江湖汗漫游。

(0)

减字木兰花·羊城旧路

羊城旧路。
檀板一声惊客去。
不拟重来。
白发飘飘上越台。
故人居处。
曲巷深深通竹所。
问讯桃花。
欲访刘郎不在家。

(0)

临江仙·误入风尘门户

误入风尘门户,驱来花月楼台。
樽前几度得徘徊。
可怜容易别,不见牡丹开。
莫恨银瓶酒尽,但将妾泪添杯。
江头恰限北风回。
再三相祝去,千万寄书来。

(0)

减字木兰花·阻风中酒

阻风中酒。
流落江湖成白首。
历尽艰关。
赢得虚名在世间。
浩然归去。
忆着石屏茅屋趣。
想见山村。
树有交柯犊有孙。

(0)

减字木兰花·天台狂客

天台狂客。
醉里不知秋鬓白。
应接风光。
忆在江亭醉几场。
吴姬劝酒。
唱得廉颇能饭否。
西雨东晴。
人道无情又有情。

(0)

西江月·三过武昌台下

三过武昌台下,却逢三度重阳。
菊花祗作旧时黄。
白雪堆人头上。
昨日将军亭馆,今朝陶令壶觞。
醉来东望海茫茫。
家近蓬莱方丈。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