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诞有微须自别,或排或赞总非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昌黎(chā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气质出众。
痴人(chī rén)的意思:指愚蠢、糊涂的人。
道书(dào shū)的意思: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可指宗教经典或哲学著作。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佛学(fó xué)的意思:佛学是指研究佛教理论、佛教思想和佛教修行方法的学科。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南岳(nán yuè)的意思:指南岳衡山,也泛指高山峻岭。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时论(shí lùn)的意思:指时事评论、时局评述。
心宗(xīn zōng)的意思:指人的内心信仰、宗教信仰或思想信念。
性善(xìng shàn)的意思:指人的本性本质是善良的、正直的。
疑议(yí yì)的意思:指对某事物或某人的真实性、可靠性产生怀疑或疑问。
宗传(zōng chuán)的意思:指某种传统、技艺或知识代代相传,世世代代不断发展壮大。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读子厚李华释氏二碑作》。诗中探讨了佛学中的诸多争议与分歧,以及如何辨别真伪。林希逸以柳宗元和李华的碑文为例,指出在佛学领域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解释,如柳宗元主张性善之说,而李华则倾向于心宗之论。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观点,强调了个人见解的重要性,并提出在面对复杂纷繁的学说时,应当保持独立思考,而非盲目接受所有观点。
诗中还提到,对于这些学说,人们应当分辨其本质,避免被表面现象迷惑。同时,诗人也提醒读者,不应仅因某本书或某位学者的观点受到推崇就轻易接受,而应深入理解,以明辨是非。最后,诗人以“读得明时论易齐”一句,表达了对清晰明了地理解并评判各种观点的渴望,希望在阅读和思考中能够达到共识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林希逸对于佛学研究中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深刻洞察,以及他倡导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客之润赴时贵约
折柳亭边未问津,江山先入梦来频。
漕渠水足新逢雨,客路风光恰是春。
莫论孙刘悲既往,愿言宾主乐相亲。
曾留短绝题多景,君到应须为拂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