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十七首·其二》
《偈颂十七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师范   形式: 偈颂  押[漾]韵

法无去来,无动转相。

灯笼挂在露柱边,露柱挂在灯笼上。

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一般一日二时时时一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六(bǎi liù)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

灯笼(dēng lóng)的意思:比喻事物明亮、显露出来。

动转(dòng zhuǎn)的意思:转动、移动。

二时(èr shí)的意思:表示时机、时刻。

露柱(lù zhù)的意思:指掩饰不住的破绽或秘密被揭露出来。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一样(yí yàng)的意思:相同、相等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十二时(shí èr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泛指整个过程、全部事物。

三百六十日(sān bǎi liù shí rì)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比喻非常长久或永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师范所作的偈颂,以日常生活的寻常景象——灯笼与露柱的关系,寓言般地阐述了佛法的无常和空性的哲理。"法无去来,无动转相",意味着佛法不随时间或空间的转移而有所改变,强调的是事物本质的不变性。接下来的比喻形象生动,灯笼与露柱看似相互依存,实则互为映照,揭示出世间万物相互关联但又独立自存的微妙关系。

"灯笼挂在露柱边,露柱挂在灯笼上",这种循环往复的描述,暗示着世间万物都在不断流转中保持平衡。"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一般,一日十二时,时时一样",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恒定,无论日夜交替,始终如一,体现了佛教中的平等观和无常观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活场景,传达了禅宗关于时间和空间相对性的深刻见解,引导读者体悟到世间万物的无常和佛法的不变。

作者介绍

释师范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送沈元诚赴临漳主簿·其二

终藏怀未已,欲去事多违。

士友方推毂,乡邻但挽衣。

冥鸿寒汲汲,霜菊晚晖晖。

何限春蜚动,君看果是非。

(0)

汪守三以诗来次韵酬之·其三

音合桑林律中宫,试听布鼓亦三通。

相从璧水浮葱白,一别闽山擘荔红。

把钓扁舟将老去,款门多竹未全穷。

若为皂盖能忘我,立尽斜阳车不东。

(0)

谢林默之居士惠酒居士山居方与世绝尚欲友此废人耶小诗举发一笑

不将鹅鸭恼比邻,林下萧然老幅巾。

乞与青州十从事,添成明月两閒人。

(0)

观南塘四首呈沈守·其四

别乘潘郎伯仲间,朅来公适去弹冠。

更将未尽公碑意,收入新诗为并看。

(0)

戴帅初九日无憀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七首袖而示余因次其韵·其六

世多多才翁,谁识识字农。

可人忽来思,劳苦意稠重。

时危幸未死,尊酒得相从。

一醉不须辞,毋待漏尽钟。

(0)

次韵段约斋送弟嗣宗来赴吾邑县尉

宦游及奉亲,同气有赠言。

至哉天下乐,难与他人论。

昔绶官忧责,先洗□□冤。

行志此其始,宁为利欲昏。

持此娱禄养,有□□孝门。

纷纷时势眼,庶见古罍樽。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