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的《食蟹四首》中的第二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螃蟹的独特品味和对美食的独到见解。
诗中首先提到“分付厨人苦见嫌”,意思是厨师对于他要求食用螃蟹感到不解或嫌弃,可能是因为螃蟹在当时的烹饪方式或口感上并不被广泛接受。接着,“十脐元有九脐尖”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螃蟹的腹部比作“脐”,暗示螃蟹的美味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口感或质地,而“九脐尖”则强调了这种美味并非表面可见,需要细细品尝才能体会。
“要知其中未必有,输与蛤蜊如蜜甜”则是诗人的感慨。他认为,真正的好味往往不在于表面的华丽或显而易见,而是隐藏在细节之中,就像螃蟹的美味并非一眼就能看出,而蛤蜊的甜美则如同蜂蜜一般,需要细细品味方能领略其真谛。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螃蟹独特风味的赞赏,也隐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真正的美好往往需要用心去发现和体验。
整首诗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独到见解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走笔送家紫驭孝廉
薄暮山归力殊惫,小童报子将于迈。
披衣急欲走送君,东西城隔愁无奈。
君来几日秋已穷,黄花开残多朔风。
摩天黄鹄却垂翅,鹰隼横厉盘高空。
我闻志士有如弓在挽,其屈愈深发弥远。
看君才气固落落,世上何人在心眼。
明朝闻道理帆樯,短歌相送不成章。
飞扬之望属吾子,仆不如人今老矣。
赠别毛行九兼寄其从父子霞
仆不与时为俯仰,虽在人间少还往。
逢君一揖酒未消,当时不及论宗党。
昨来再见通姓名,世交于汝为弟兄。
我父之师君从祖,凤毛麟角相峥嵘。
少年何处求高价,足迹依稀遍天下。
笑谈满座自生风,咳唾为珠皆照夜。
黄鹤高楼十载前,襄阳逋客曾周旋。
君家名辈信杰出,后先卓荦多英贤。
闻将翰墨动天子,三召比来皆称旨。
老翁七十复何求,出处千秋在青史。
如君健足乃绝尘,燕台可以空群伦。
贫来赠别无杯酒,为报襄阳旧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