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汉江流,沧波照鬓秋。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李 康 伯 赴 武 当 都 监 宋 /梅 尧 臣 城 下 汉 江 流 ,沧 波 照 鬓 秋 。山 川 包 楚 塞 ,风 物 似 荆 州 。试 听 清 砧 发 ,何 如 画 角 愁 。遥 知 绝 戎 笔 ,水 味 有 槎 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波(c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也比喻人事变幻不定、世事变迁。
槎头(chá tóu)的意思:指人的领导地位或权威的象征。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画角(huà jiǎo)的意思:指用画笔描绘角的形状,比喻能力高超的人。
荆州(j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勇猛、刚强,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勇气。
戎事(róng shì)的意思:指战争、军事行动。
如画(rú huà)的意思:形容景色或者形象非常美丽,宛如画中一般。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试听(shì tīng)的意思:试听指的是在听取音乐、广播、录音等之前先试听一下,以确定是否满意或合适。
水味(shuǐ wèi)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言行缺乏特色、乏味无趣,没有独特之处。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 注释
- 城下:指城市下方,此处指汉江边。
汉江:长江最长的支流之一,流经湖北。
沧波:深青色的波浪,形容江面泛起的秋水。
楚塞:古代楚国的边疆地区。
荆州:古地名,今湖北荆州一带。
砧:捣衣石,古代妇女用来捣洗衣物的工具。
画角:军中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凄厉。
绝戎事:停止战争。
槎头:地名,位于湖北,以其水质闻名。
- 翻译
- 汉江之水在城下流淌,秋意透过苍茫波光映照鬓发。
山川环绕着古老的楚地边塞,这里的风景仿佛荆州旧时风貌。
试着聆听那清脆的捣衣声,又怎能比过悠扬的号角声中的哀愁。
遥想远方,战事已止,只觉江水味道中带有槎头特有的宁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李康伯赴武当都监》,通过对汉江流水、秋水苍茫的描绘,寄寓了对友人赴任武当的离别之情。"城下汉江流,沧波照鬓秋",以江水比喻时光流逝,暗示友人的离去,同时也映照出诗人自己在秋日里的感怀。接着,"山川包楚塞,风物似荆州",描绘了武当一带的壮丽山川和独特的风貌,暗示友人将要前往的地方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试听清砧发,何如画角愁",通过清脆的捣衣声和凄凉的号角声,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别的哀愁与对远方的担忧。最后两句"遥知绝戎事,水味有槎头",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在远离战事的武当能享受到宁静的生活,同时借"槎头"这一典故,寓意友人能像江中的木筏一样,顺流而下,平安抵达。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既表达了送别的深情,又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的诗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庐陵胡季昭梦昱以上济邸封事贬象州
古郡荒凉象迹新,君行况是去装贫。
此愁欲别柳边雨,明日初程桂外人。
从古不多如意事,加餐宜惜未归身。
春风未必天涯尽,木槲花开瘴水深。
题四祖山荣老月窟
一室虚生白,中作满月形。
山中三万户,玉斧新修成。
时人指为月,云卧亦强名。
似月有圆相,不西沉东升。
浮云不能蔽,又无亏与盈。
是为大圆镜,由师心地明。
一圆走无碍,光芒照八纮。
可以破诸暗,可以续祖灯。
明透双峰顶,辉映慧云亭。
此镜实无台,请师问老能。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