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酿势浓,待泽心弥窘。
始寤当春初,意宁毋过满。
暮云酿势浓,待泽心弥窘。
始寤当春初,意宁毋过满。
避炎(bì yán)的意思:避开火焰的热力,比喻避免与权势、恶势力等接触。
薄晚(bó wǎn)的意思:指夜晚降临时,天色渐暗的时候。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卜度(bǔ dù)的意思: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或结果。
城隅(chéng yú)的意思:指被困在城墙角落的人,比喻处境困难,无法脱身。
二麦(èr mài)的意思:指贪婪、贪心的人。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蓟门(jì mén)的意思:指门庭草木繁盛的样子,形容景象美丽、繁华的样子。
驾言(jià yán)的意思:指掌握言辞技巧,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静安(jìng ān)的意思:平静安稳、安定无事
鹿苑(lù yuàn)的意思:鹿苑是指鹿群聚集的园林,比喻人才聚集的地方。
情知(qíng zhī)的意思:情知指的是通过感受和体验来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能够凭借直觉或经验去了解事物的本质。
轻舆(qīng yú)的意思:轻便的车辆,形容行动迅速、轻盈灵活。
三时(sān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早晨、中午和傍晚三个时段。
尚远(shàng yuǎn)的意思:还很遥远;还没有达到目标或要求。
时日(shí rì)的意思:时间的长短,日子的多少。
无益(wú yì)的意思:没有益处,毫无用处
先事(xiān shì)的意思:指先处理好重要的事情,后面的事情才能顺利进行。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炎蒸(yán zhēng)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闷热潮湿。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卓午(zhuó wǔ)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智非凡,聪明过人。
蓟门烟树(jì mén yān shù)的意思:比喻人物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此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德胜门外的一次郊游,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与内心情感。首句“驾言历城隅,蓟门烟树隐”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驾着车行至城边,远处的烟树若隐若现,展现出一幅宁静的郊野风光。
接着,“卓午避炎蒸,轻舆趁薄晚”描述了时间的流转与行程的安排,正午时分避开酷热,傍晚时分乘轻车疾驰,既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反映了出行的急切与期待。
“先节奠静安,经宿驻鹿苑”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停歇与静谧,先在静安处祭祀,夜晚则在鹿苑停留,显示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敬畏。
“情知未息尘,于中有不忍”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体悟,即使在旅途中,心中也不忍放下世间的一切忧虑。
“暮云酿势浓,待泽心弥窘”描绘了傍晚时分乌云密布的景象,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季,诗人的心中充满了等待与焦虑。
“二麦已虚望,禾黍绿芃畛”则转向对农业的关切,二麦虽已收获,但诗人仍对未来农作物的生长充满期待,绿油油的禾苗在田间茁壮成长,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一慰一以惧,三时日尚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对当前的丰收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对未来可能的困难感到担忧,时间还长,未来的路还很遥远。
“始寤当春初,意宁毋过满”最后点明了诗人对季节与人生哲理的感悟,春天之初,万物复苏,人应当保持内心的平静,避免过度的欲望与不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乾隆皇帝对自然、农业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同时也反映出其作为帝王的关怀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