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无燕伯遇,下无宋人孽。
从容圣贤间,得此亦已窃。
爱小(ài xiǎo)的意思:指人偏袒小的事物或小的一方。
百岁(bǎi suì)的意思:形容人长寿,活到一百岁。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大树(dà shù)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地位崇高、影响深远的人物或事物。
穷达(qióng dá)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财富或地位从贫穷到达富裕或高贵的状态。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殊途(shū tú)的意思:指不同的人或事物采取了不同的道路或方法。
宋人(sòng rén)的意思:指宋朝时期的人,也泛指古代的人。
微末(wēi mò)的意思:微小的、微不足道的
我身(wǒ shēn)的意思:指自己的身体或个人
一宿(yī xiǔ)的意思:指一晚上、一夜的时间。
有穷(yǒu qióng)的意思:有限,有限度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这首诗通过对比召公与孔子对树木的不同态度,探讨了圣贤之道与世间人事的差异,以及个人在圣贤间的定位。诗中以“召公爱小棠,百岁俾勿拔”开篇,赞颂召公爱护树木的美德,强调了长期的保护与尊重。接着,“仲尼憩大树,一宿辄已伐”则描绘了孔子在大树下休息,却因某种原因而被砍伐的情景,暗含了世事无常、人事多变的感慨。
诗人进一步反思圣贤之道是否真的存在分歧,指出“圣贤岂殊途”,强调圣贤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然而,“人事有穷达”揭示了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以及圣贤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身处圣贤之间的复杂心情:“出处何可常,我身固微末。”他意识到自己的位置是难以恒定的,如同微小的尘埃,在圣贤的光辉下显得渺小。同时,诗人也流露出一种自我安慰的心态:“上无燕伯遇,下无宋人孽。从容圣贤间,得此亦已窃。”他自嘲自己既没有像燕伯那样得到高位,也没有像宋人那样遭遇不幸,只是在圣贤之间徘徊,能够获得这样的经历已经算是幸运。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个人命运以及圣贤之道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身角色定位的探索与理解。
畏寒终日卧窗阴,衰飒政如霜后林。
勿谓官閒得厅冷,几因诗至启门深。
酒才饮湿宁崇味,琴且无弦岂嗜音。
政尔欲閒閒不得,和诗频改又频吟。
了知人事近天机,苍狗斯须变白衣。
逋客几回惊鹤怨,弋人终日慕鸿飞。
由来灾怪自珠玉,不以贱贫安布韦。
我鬓已霜君可料,况堪七十古来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