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方 干 处 士 唐 /尚 颜 格 外 缀 清 诗 ,诗 名 独 得 知 。闲 居 公 道 日 ,醉 卧 牡 丹 时 。海 鸟 和 涛 望 ,山 僧 带 雪 期 。仍 闻 称 处 士 ,圣 主 肯 相 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道日(dào rì)的意思:指道德修养高尚、品行端正,日子过得很好。
得知(dé zhī)的意思:获得了某个消息或信息。
独得(dú de)的意思:指只有自己一个人得到或获得。
格外(gé wài)的意思:超出寻常、特别、异常
公道(gōng dɑo)的意思:公平正义的原则和道德标准。
海鸟(hǎi niǎo)的意思:比喻远离家乡的人。
牡丹(mǔ dān)的意思:比喻人才、美女等在某种环境下得以展露才华或美貌。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诗名(shī míng)的意思:
善于作诗的名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石斧欲砍断诗手》:“ 杜甫 子 宗武 ,以诗示院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 宗武 曰:‘斧,父斤也。兵曹使我呈父加斤削也。’俄而院闻之,曰:‘悮矣。欲子砍断其手。此手若存,天下诗名又在 杜 家矣。。’” 金 元好问 《黄金行》:“人间不买诗名用,一片青衫 衡 霍 重。”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七八:“赖是摇鞭吟好句,流传乡里只诗名。”
闲居(xián jū)的意思:指安闲自在地居住或生活,没有烦恼和忧虑。
相违(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 翻译
- 特别添加了清新的诗句,只有诗名能让人知晓。
在悠闲的日子里,我过着公道的生活,有时沉醉在盛开的牡丹中。
海鸟与波涛共舞,山中的僧人期待着雪花的到来。
仍然听说有人被称为处士,圣明的君主会否违背他的意愿呢?
- 注释
- 格外:特别。
缀:添加。
清诗:清新之诗。
闲居:悠闲生活。
公道日:公正公平的日子。
醉卧:沉醉后躺下。
牡丹时:牡丹盛开的时候。
海鸟:海边的鸟儿。
和涛望:与波涛相伴。
山僧:山中的僧人。
带雪期:期待着下雪。
称处士:被称为处士。
圣主:圣明的君主。
肯相违:会否违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展现了其超脱世俗、享受大自然之美的意趣。"格外缀清诗"表明诗人追求一种不为世俗所羁绊的高洁情操与艺术境界。"独得知"则暗示这种情操和境界是难以他人理解的个人体验。
"闲居公道日,醉卧牡丹时"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沉浸于美丽的牡丹花海中,忘却时间的流逝,甚至沉醉其中。这里的“闲居”和“醉卧”都传达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然物外。
"海鸟和涛望,山僧带雪期"则是诗人观察自然景象的心境写照。“海鸟和涛”形象化了海洋与鸟儿之间的和谐共生,而“山僧带雪期”则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雪中持戒守时的宁静与坚定。
最后两句"仍闻称处士,圣主肯相违"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自豪,以及对外界名誉和权力的漠视。这里的“处士”是指隐居不仕的读书人,而“圣主”则代指君王或统治者。诗人通过“肯相违”的字眼,表明自己选择了与世俗权力相异的道路。
整首诗以其淡雅清新、意境高远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诗人超脱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