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皆是洞,无石不通泉。
桃花栽尚短,未满一溪烟。
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天窟洞史金吾新开》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首句“碧落初开日”以日出东方象征新开洞穴的诞生,暗示着生机与希望。接下来的“丹厓始凿年”则强调了这个洞窟的古老历史,如同经过岁月洗礼的丹崖被精心雕琢。
诗中“有山皆是洞,无石不通泉”展现了洞穴的规模宏大和地下水资源丰富,仿佛整个山脉都被天然的洞穴所贯穿,泉水潺潺,生动地刻画了洞穴的奇特地貌。诗人运用“扶坏成空谷,雕林作漏天”描绘了洞穴内部的奇妙景象,仿佛是人力与自然共同创造的空旷幽深的空间,阳光透过石缝,形成斑驳的光影。
最后两句“桃花栽尚短,未满一溪烟”以桃花比喻新开洞口的娇嫩与生机,暗示洞穴虽新,但生命力旺盛。而“未满一溪烟”则增添了神秘感,让人想象在烟雾缭绕中探索洞窟的奇幻之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窟洞史的壮观与神秘,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秋心无虚著,登楼送目,衣薄晚天凉。
小山丛桂近,瑟瑟西风,隔院度新香。
分笺刻烛,重描写、细腻风光。
恰仿佛,置身图画,帘影动潇湘。家乡。
东华梦远,杜曲花新,正莼鲈无恙。
莫便道,相如游倦,懒赋长杨。
江南秋色凭君取,更平分、座上清狂。
人醉也,雨丝都化愁肠。
小山横簇。看淡日烘云,堆满金粟。
闲倚青红庭院,晴飘轻馥。
深丛占断三秋景,倒芳樽、细倾千斛。
零蝉犹咽,啼蛩乍起,晚风摇绿。更旖旎睡魂初足。
共兔影蟾光,一生相逐。袖满天香,肯把翠眉微蹙。
红牙小板凉州管,且偷翻、桂枝新曲。
露浓人悄,玉京吹下,向花间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