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未卒语,欲去仍徬徨。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主(bīn zhǔ)的意思:指客人和主人的关系,客人作为宾客,主人作为东道主。
芬芳(fēn fāng)的意思:指香气扑鼻、芳香宜人的意思。
觏止(gòu zhǐ)的意思:触犯、冒犯而受到制止或阻止。
过门(guò mén)的意思:指婚姻中的女子出嫁到男方家庭,也可泛指女子嫁入新家庭。
眷恋(juàn lià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情感上的依恋和思念。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容颜(róng yán)的意思:指容貌、面容。
入室(rù shì)的意思:指被接纳、被录用、被收入某个单位或组织。
素履(sù lǚ)的意思:指未经修饰的鞋子,比喻人的品行纯朴、不加修饰。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相忘(xiāng wàng)的意思:相互忘记,彼此不再记得。
馨香(xīn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令人愉悦。
言笑(yán xiào)的意思:言谈笑语。
猗猗(yī yī)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繁盛。
已降(yǐ xiáng)的意思:表示敌人被击败、投降或被征服。
振策(zhèn cè)的意思:鼓励、激励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周行(zhōu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在某个范围内四处活动、奔波劳碌的意思。
过门不入(guò mén bù rù)的意思:指某人在某方面或某种情况下完全不适合或无法进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子在谷中种植兰花的情景,兰花象征着高洁与美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君子与兰花之间的深厚情感。兰花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依然绽放,散发出阵阵芳香,象征君子即使身处平凡,也坚守着自己的品德和理想。
“猗猗谷中兰,言艺君子堂。” 开篇以“猗猗”形容兰花的茂盛,暗示君子如同兰花般高雅。兰花生长于幽谷之中,却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君子前来栽培,象征君子对美德的追求与向往。
“过门不入室,彼美自芬芳。” 这句描述了兰花虽未被直接引入室内,但其自然散发的香气已经足以吸引人驻足欣赏。兰花的美不仅在于其外在形态,更在于其内在的品质,这与君子的高尚情操相呼应。
“弹冠结素履,振策循周行。” 诗人通过描述君子的行为举止,进一步展现其高洁的品格。弹冠表示整理仪容,结素履则指穿着朴素的鞋子,振策循周行则是说君子遵循正道,周游四方,传播美德。这些行为体现了君子不仅注重个人修养,更致力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我心惄如饥,觏止谅已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君子的深深敬仰之情。惄如饥,形容内心渴望见到君子的迫切心情;觏止谅已降,则是说君子的到来如同甘霖,满足了诗人的期待。这里不仅赞美了君子的道德风范,也表达了诗人与君子之间心灵上的共鸣。
“容颜挹清润,言笑闻馨香。” 描述了君子的外貌与言行之美。容颜清润,言笑间透露出的馨香,不仅是指君子外表的优雅,更是其内在美德的体现。这种由内而外散发的魅力,让周围的人感到舒适与愉悦。
“同心未卒语,欲去仍徬徨。”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君子交谈时的场景。虽然时间有限,但两人心意相通,不愿分别。这种情感的交流超越了言语,达到了心灵的契合。
“眷恋终日夕,宾主已相忘。” 最后两句总结了诗人与君子相处的整个过程。从清晨到傍晚,两人共同度过了充实而美好的时光,直至夜幕降临,宾主间的界限似乎已消失,只剩下彼此深深的眷恋与不舍。这不仅是对君子人格魅力的赞美,也是对真挚友谊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与君子形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美德、友情及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