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水叹》
《秋水叹》全文
明 / 郑岳   形式: 古风

黄河横溢县成渠,人家半在水中居。

水边渔父持空网,吁嗟无稻复无鱼。

邻居相望隔河汜,借贷无从饥欲死。

楼船伐鼓晨夜过,怒向县官索夫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晨夜(chén yè)的意思:晨夜指的是早晨和晚上。

横溢(héng yì)的意思:形容充满、充溢的意思。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借贷(jiè dài)的意思:指借钱债务。

邻居(lín jū)的意思:指住在附近的人或家庭。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无从(wú cóng)的意思:没有途径、没有办法

县官(xiàn g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小地方有一点权力,却把自己当成了大人物,狂妄自大。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鉴赏

这首《秋水叹》描绘了明朝时期黄河泛滥后,百姓生活困苦的场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洪水带来的灾难,以及灾民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挣扎。

首句“黄河横溢县成渠”,形象地描绘了黄河泛滥的情景,河水泛滥成河,整个县城仿佛被一条大河包围,景象壮观而悲凉。接着,“人家半在水中居”一句,点明了洪水对人们居住环境的影响,一半的房屋被淹没在水中,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水边渔父持空网,吁嗟无稻复无鱼。”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洪水对渔业和农业的破坏,渔父手中拿着空空的渔网,感叹没有鱼可捕,更别提稻谷了,生活物资极度匮乏。

“邻居相望隔河汜,借贷无从饥欲死。”描述了灾民之间的相互帮助与困境中的无助。他们只能隔着河互相望见,却无法相互救助,饥饿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

最后,“楼船伐鼓晨夜过,怒向县官索夫米。”表达了灾民对官府的不满与诉求。他们日夜等待着官府的援助,愤怒地要求官府提供粮食救济,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官民之间的矛盾与不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刻揭示了自然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在困境中人们所面临的挑战与挣扎,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作者介绍

郑岳
朝代:明   字:汝华   籍贯:福建莆田

福建莆田人,字汝华。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
猜你喜欢

蝶恋花.随任隰川,见燕巢有感

谢却残红飞尽絮。九十韶光,六十轻抛负。

婪尾馀春馀几许。画帘一桁微微雨。

雨后泥香新燕乳。一样将雏,心苦谁怜汝。

江上草堂今在否。双栖毕竟归何处。

(0)

风入松.秋蝶

重寻断梦到天涯。不见昔时花。

残春去后心情懒,怕经过、燕垒蜂衙。

独自小停瓜架,依稀认得山家。满身文彩向谁夸。

风露怎周遮。蘼芜十里凋残尽,只东篱、瘦菊藏它。

一霎秋魂欲化,又惊落叶寒鸦。

(0)

鬓云松令.新病初痊,鬓发半脱,晨状梳掠,忽忽自怜

病生愁,愁种病。病起愁添,强对芙蓉镜。

委地香云慵不整。如剪春风,看卷晶帘影。

钿蝉寒,钗燕冷。憔悴腰肢,羞与垂杨并。

一缕柔丝千万恨。绿腻琼梳,指上馀香凝。

(0)

望江南.梅

风剪剪,冷淡著疏林。

消得相公佳句也,个侬真个铁为心。云压一枝横。

团粉絮,香护缟衣人。

记取灞桥风雪候,花妨微月月妨云。诗影间梅魂。

(0)

满庭芳.春闺

乍雨还晴,嫩寒轻暖,海棠不耐春暄。

娇慵如醉,特煞可人怜。

深院重门静锁,生憎煞、燕恼莺喧。

又是清明时候也,杨柳欲飞绵。年年。

当此际,鸾消翠黛,鸭冷沉烟。

试罗衣宽窄,较不如前。

多半因春消瘦,入膏肓、愁病难痊。

常则向、锦衾窝里,挨过卖花天。

(0)

水调歌头.春暮

春事到三月,好景易匆匆。

时序推迁如此,安得巧从容。

莫怨驹光难驻,且看双鬟似旧,明岁再相逢。

别有恋人处,芳草缀残红。步苔径,来杏苑,觅吟踪。

惜花蝴蝶,犹自飞向绿荫中。

知是韶华将尽,只合携壶追赏,痛饮醉东风。

愿彼有情者,移受酒泉封。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