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六首·其一》
《即事六首·其一》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讵知烽火色,亦到海门东。

九市旌旄立,千家杼轴空。

渔樵授甲都护从戎

寂寞江天上,惊看一剑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戎(cóng ró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投身军旅,成为一名士兵。

都护(dū hù)的意思:指古代边防将领,也用来比喻保护边疆或领导一方。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火色(huǒ sè)的意思:指红得发亮的颜色,形容非常鲜艳的红色。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江天(jiāng tiān)的意思:指江河的天空,形容江河的辽阔和壮丽。

旌旄(jīng máo)的意思:旌旄是指旗帜和军旗,也用来比喻权威和威严。

惊看(jīng kàn)的意思:惊奇地看着,震惊地观察。

九市(jiǔ shì)的意思:九个市场,指各行各业的市场。

授甲(shòu jiǎ)的意思:授予军官职位或军衔。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渔樵(yú qiáo)的意思:渔樵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渔”和“樵”。渔指的是捕鱼,樵指的是伐木。渔樵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从事渔业和樵业的生活。

杼轴(zhù zhóu)的意思:杼轴是指纺织工具中的纺轴和纺杼,比喻人的心思、计划或事物的中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烽火连天、战事频仍的景象,展现了战争对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首句“讵知烽火色,亦到海门东”以问句形式开篇,强调了战争的蔓延无远弗届,不仅在陆地,也触及到了海洋的边缘。接着,“九市旌旄立,千家杼轴空”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示了战争对经济活动的破坏,昔日繁华的市场只剩下军旗飘扬,而千家万户的生计却因战争而陷入困顿,织机闲置,一片萧条。

“渔樵新授甲,都护骤从戎”则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原本以渔樵为生的人们不得不穿上盔甲,投身战场,而负责边防的官员也紧急调兵遣将,反映了战争的紧迫性和广泛性。最后,“寂寞江天上,惊看一剑雄”两句,以江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痛苦与牺牲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在战争中的苦难与无奈,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杂歌谣辞·其三苏小小歌

登山不愁峻,涉海不愁深。

中擘庭前枣,教郎见赤心。

(0)

游歙州兴唐寺

山桥通绝境,到此忆天台。

竹里寻幽径,云边上古台。

鸟归残照出,钟断细泉来。

为爱澄溪月,因成隔宿回。

(0)

送僧雅觉归东海

山川心地内,一念即千重。

老别关中寺,禅归海外峰。

鸟行来有路,帆影去无踪。

几夜波涛息,先闻本国钟。

(0)

江行至沙浦

烟霞接杳冥,旅泊寄回汀。

夜雨雷电歇,春江蛟蜃腥。

城侵潮影白,峤截鸟行青。

遍欲探泉石,南须过洞庭。

(0)

哭陆先生

六亲恸哭还复苏,我笑先生泪个无。

脱履定归天上去,空坟留入武陵图。

(0)

其色光辉耀日月,无穷改变不思议。

但住铅砂成宝后,歇头一任丙丁吹。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