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前韵寄王广文》
《次前韵寄王广文》全文
明 / 童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一冬不见衡阳使,开遍梅花到北枝。

照眼山云晴冉冉,捲帘江雨晓丝丝

青风落日三闾庙,翠竹何年二女祠。

早晚湘江春水暖,好凭双鲤相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二女(èr nǚ)的意思:指两个女子。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青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三闾(sān lǘ)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德行高尚的人。

双鲤(shuāng lǐ)的意思:形容夫妻恩爱、亲密无间。

丝丝(sī sī)的意思:细小的线或丝,形容微小细碎的事物。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照眼(zh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或言论引起关注、引起注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情感氛围。

首联“一冬不见衡阳使,开遍梅花到北枝”,以“衡阳使”暗喻友人,表达了诗人因长时间未见友人而产生的思念之情。梅花开放至北枝,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友人虽远在千里,但心始终相连。

颔联“照眼山云晴冉冉,捲帘江雨晓丝丝”,运用生动的视觉和听觉意象,描绘了清晨时分山间云雾轻柔飘动、江面细雨绵绵的情景。晴朗的云彩与晨雨交织,不仅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期待。

颈联“青风落日三闾庙,翠竹何年二女祠”,将思绪引向历史与文化,通过“三闾庙”和“二女祠”的典故,寄托了对古代先贤和美好传说的追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尾联“早晚湘江春水暖,好凭双鲤寄相思”,以湘江春水为背景,预想未来春暖花开之时,能够借助鱼信(古人传递书信的一种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憧憬,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历史文化的引用,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童冀
朝代:明

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猜你喜欢

趋京道逢刘簿赋诗赠之

好山青拥县,咫尺野人居。

佐政纡才杰,承流畏简书。

仙凫飞向日,瑞鹤远随车。

家自簪缨盛,心犹玉雪如。

丰姿瞻岂弟,马迹历崎岖。

光接郎官宿,声传禁直胪。

茅茨驯燕雀,山泽老樵渔。

倾盖论交晚,维舟上国初。

广输河润远,沾溉晋波馀。

对酒春生坐,调琴月满除。

云开龙影动,江阔雁行疏。

别后能相忆,裁书为起予。

(0)

百字令.雨中游湖

画图流览,爱龙眠描写,楼台重叠。

纸上湖山亲领略,转惜画工笔拙。

柔橹轻摇,浓阴密酿,有地都佳绝。

烟岚如沐,六桥波影遥接。

笑我卅载乡园,拳山勺水,到此胸襟阔。

绝代果然西子貌,任尔淡妆浓抹。

瞑色催人,山灵送客,过眼犹嫌瞥。

城闉回首,眉痕添画新月。

(0)

如梦令·其四弄花香满衣

花覆秋千影里。翠袖雕阑斜倚。

纤手探花枝,弄落一天红雨。香气。香气。

熏透遍身罗绮。

(0)

秋钟

如水霜华月落时,丰山消息莫迟迟。

楼头梳洗人初懒,饭后阇黎壁有诗。

万事即空都似梦,三生同听总相思。

啼乌犹是枫桥路,渔火孤舟话别离。

(0)

清平乐

小帘楼畔。可许琴心愿。别恨天涯芳草怨。

只怕离肠先断。几番气短情长。枉抛珠泪千行。

点湿墙头红粉,杏花春雨斜阳。

(0)

清平乐.李竹懒溪山入梦图

溪山入梦。彷佛秦时洞。一片空濛天籁送。

诗思画情自涌。酒醒金粟徐伸。等閒青眼浮云。

大智原同愚若,倪黄应是前身。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