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家人》
《寄家人》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绝句

孟光家世清芬,鸿亦幽情慕陇云。

汲水挽车归去好,茯苓日日长松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茯苓(fú líng)的意思:茯苓是一种中药材,指代坚韧、不屈的品质。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家世(jiā shì)的意思:指家族的世系和家族的声誉。

孟光(mèng guāng)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声誉。

清芬(qīng fēn)的意思:形容花草的香气清新芬芳。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松根(sōng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基不牢固,容易动摇或崩塌。

幽情(yōu qíng)的意思:幽情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柔情和感伤,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情感内敛、柔软,表达一种含蓄的情感。

注释
孟光:指孟光,东汉贤良淑德的女子,这里借代有良好家风的人。
清芬:清雅的品德或家风。
鸿:大雁,象征忠诚和高洁。
幽情:深藏不露的情感。
慕:仰慕。
陇云:指陇地的云,象征远方或理想。
汲水:打水。
挽车:拉车。
归去好:回家真好。
茯苓:一种寄生在松树下的菌类,象征健康长寿。
日日:每天。
长松根:在松根下生长。
翻译
孟光家风本就清雅,像大雁般深藏情感仰望陇地的云。
打水拉车回家真是美事,茯苓每天都在松根下慢慢生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寄家人》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孟光家族的清白家风和隐逸生活。"孟光家世自清芬",这里的“孟光”可能借用了典故,暗示家庭有着高尚的品德和纯洁的家风,如同芬芳的兰花一般。“鸿亦幽情慕陇云”,鸿雁象征着高洁的情操,它仰慕着远方的陇山云彩,暗喻诗人对家人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后两句“汲水挽车归去好,茯苓日日长松根”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希望家人能过上简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如汲水、挽车,这种勤劳的生活方式就像茯苓在松根下自然生长,既表达了对家人勤劳质朴生活的赞美,也寓含了对家庭和睦、根基稳固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品德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嘉泰二年岁在壬戌正月八日携家还里幕中诸友

乳穴佳名久欣慕,兹游直与心期副。
今朝萧散七枝筇,衰迟未觉跻攀苦。
湘南悬想碧云横,桂岭遥瞻烟霭暮。
招提钟磬出幽深,村疃牛羊自来去。
忽闻流水响潺潺,渐睹岩扃隔烟雾。
山蹊蹑履乱崎嵚,翠壁题名杂新故。
乍暌朱墨略官箴,稍觉追随剧幽趣。
绝知官里少夷途,始信闲中无窘步。
人生如此信可乐,谁向康庄塞归路。
共醉生前有限杯,浇我胸中今与古。
早知富贵如浮云,三欢归田不能赋。

(0)

送李按蔡之任

先生持使节,极力救生民。
郡县宁无弊,朝廷未有闻。
某官贪可去,若事屈宜伸。
更为君生说,如今可用文。

(0)

侨寄山居霍然几月凡见之於目闻之於耳者辄缀

幽居无事属山家,闭却柴门日未斜。
啼鸟一声惊梦觉,小窗闲坐听蜂衙。

(0)

和高簿送梅

多君时送早春葩,不减孤山处士家。
留取水窗和月看,夜深疏影正横斜。

(0)

宿王闢宅与魏野洎用晦上人因成联句

诗见本书魏野一○。
宿王闢宅与魏野洎用晦上人因成联句

(0)

答秦兵部求墨竹

墨传高节未为精,虚辱佳篇拂素屏。
不敢持毫强羞缩,喜公心已厌丹青。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