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屏 风 上 各 赋 一 物 得 携 琴 客 唐 /皇 甫 冉 不 是 向 空 林 ,应 当 就 磐 石 。白 云 知 隐 处 ,芳 草 迷 行 迹 。如 何 祗 役 心 ,见 尔 携 琴 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草迷(cǎo mí)的意思:形容人迷恋于花草树木,痴迷于园艺或花草观赏。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迷行(mí xíng)的意思:迷失方向,走错路。
磐石(pán shí)的意思:指稳固如磐石的支撑力量,比喻坚定不移的支持或依靠。
琴客(qín kè)的意思:指对琴艺有所造诣的人,也可指热爱音乐的人。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行迹(xíng jì)的意思:指人的行踪、足迹或行动的轨迹。
役心(yì xīn)的意思:全力以赴,尽心尽力,毫不保留地投入到一项工作或事业中。
隐处(yǐn chǔ)的意思:隐蔽的地方或隐藏的位置。
应当(yīng dāng)的意思:应当指应该、应该做的事情。
- 翻译
- 不是要去空寂的树林,而是应当靠近那磐石。
白云知道你的隐居之处,青草却使我迷失了你的踪迹。
为何只让我心灵受役使,见到你时如同琴师一般带着琴呢?
- 注释
- 向:前往。
空林:寂静无人的树林。
磐石:大而平滑的石头,常象征坚定或隐居。
知:知道。
隐处:隐居的地方。
迷:使...迷惑。
行迹:行踪或足迹。
如何:为何。
秪:只。
役心:役使心灵,指深深牵挂。
携琴客:带着琴的人,可能象征着文人雅士。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作品,名为《屏风上各赋一物得携琴客》。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
"不是向空林,应当就磐石。白云知隐处,芳草迷行迹。"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出一幅清幽自在的山水画面。诗人表明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不是追求空旷无边的森林,而是选择坚实稳固的磐石作为隐居之地。白云如知己般知道诗人的隐居所在,而芳草则象征着时间流逝和行迹渐渐模糊,显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
"如何秪役心,见尔携琴客。"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疑问,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关怀。面对来访的朋友(携琴客),诗人感到内心的困惑和不舍——如何能将自己的心绪交织在这样的隐逸生活中,而不被外界的诱惑所牵扯?这既是对自己隐居生活信念的自我质疑,也是对友情深厚的情感流露。
整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同时也透露出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夜寄僧
尚被浮名诱此身,今时谁与德为邻。
遥知是夜檀溪上,月照千峰为一人。
题岳阳楼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倚曲栏。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