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次洺州憩漳上》
《将次洺州憩漳上》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漠漠春风里,茸茸绿未齐。

平田鸦散啄,深树马迎嘶。

地入河流曲,天随日去低。

高城已在眼,聊复解轻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míngzhōuzhāngshàng
sòng / wángānshí

chūnfēngróngróng绿wèi

píngtiánsànzhuóshēnshùyíng

liútiānsuí

gāochéngzàiyǎnliáojiěqī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地入(dì rù)的意思:表示事物进入地下或被埋入地下。

河流(hé liú)的意思:河流是指大自然中形成的、由水流组成的河道。在成语中,河流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流动、变化或者人们的生活状态。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轻赍(qīng jī)的意思:轻视小看

茸茸(róng róng)的意思:茸茸,形容柔软、细腻或茂盛的样子。

天随(tiān suí)的意思:指天意随从,事情随自然发展而变化。

翻译
在春风吹拂的广阔原野上,草木还未完全变绿。
田野上的乌鸦分散觅食,树林深处传来马儿的嘶鸣声。
弯曲的河流映衬着地面,天空随着太阳的下沉逐渐降低。
遥望远方的高城已在眼前,姑且放下心中的重负。
注释
漠漠:形容春风浩渺或原野辽阔。
茸茸:形容草木初生、柔软的样子。
鸦散啄:乌鸦分散地寻找食物。
马迎嘶:马匹在树林中迎接到来,发出嘶鸣声。
河流曲:河流蜿蜒曲折。
日去低:太阳落下,天色渐暗。
高城:远处的高耸城墙。
轻赍:轻松的心情或负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初春时节的生机与活力。开篇“漠漠春风里,茸茸绿未齐”两句,勾勒出大地回春的景象,春风轻拂,万物复苏,但绿意尚未完全铺展开来,表现了初春时节的生长状态。

接着“平田鸦散啄,深树马迎嘶”两句,以动人的场景刻画出农村的宁静与生趣。平坦的田野上,乌鸦散步觅食,而远处的深树中传来了牵绊在树下的马儿嘶叫的声音,这些生动的细节,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片和谐的自然环境之中。

“地入河流曲,天随日去低”两句,则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描写了大自然。诗人通过对山川、日影变化的描述,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随波逐流的情怀。

最后,“高城已在眼,聊复解轻赍”两句,似乎是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目的地——高城,有一种既期待又不急不躁的心境。这里的“轻赍”一词,用得极为贴切,传达了一种从容自如的情态。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脱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雪中感怀·其一

客怀无定几晴阴,晋俗那知半古今。

孤馆劲风翻积雪,千松寒色隐危岑。

镜垂鹤发嗟年老,剑养龙精动夜深。

昨向庭前驱斗雀,解纷还似鲁连心。

(0)

留别程侍御信夫宋比部汝化

孤琴瘦马临长陌,执手那堪惆怅色。

雪中疏柳动啼鸦,林外斜阳催去客。

二子正当经济时,我向江湖任所之。

故乡意气且杯酒,天外浮云安可期。

(0)

送唐仪部还琼州

多病言归去,孤舟秪素琴。

海天南尽处,燕阙北来心。

秋老下榕叶,沙寒鸣翠禽。

赋成应有寄,惆怅岭云深。

(0)

暮秋柬徐别驾载卿

南征秋转剧,不寐夜漫漫。

白发艰虞尽,沧洲去住难。

旌旗连夜暗,兵甲照江寒。

选将须臾事,谁能议筑坛。

(0)

薄暮赵户部良弼官署西园同郑山人中伯醉赋四首·其一

薄暮偶乘兴,开樽非预期。

野夫偏坐久,庭雀故飞迟。

地拔群松劲,天成片石奇。

种蔬甘此味,还使后人知。

(0)

浮光八咏·其四霸台

萧王古霸台,野旷望何极。

月夜楚歌寒,草木无颜色。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