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曲》
《虞美人曲》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明月帐中泣,悲风营外歌。

彷徨惊起何事楚人多。

回灯拥绿髻,向剑蹙青蛾

效命自无恨,君王奈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ěirén
míng / gāo

míngyuèzhàngzhōngbēifēngyíngwài

pánghuángjīngshìchǔrénduō

huídēngyōng绿xiàngjiànqīngé

xiàomìnghènjūnwángnà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彷徨(p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心神迷茫,不知所措。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回灯(huí dēng)的意思:

◎ 回灯 huídēng
[bring back the lantern] 把撤了的灯拿回来
添酒回灯重开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其奈(qí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忍受或无可奈何的心情。

青蛾(qīng é)的意思:形容人年轻美丽,貌美如花。

效命(xiào mìng)的意思:全心全意为某人或某事服务,毫不保留地效忠。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虞美人曲》描绘了一幅深沉而感伤的画面。诗中的主人公在明亮的月光下,独自在营帐中哭泣,外界则是悲凉的风声伴随着战友的歌声。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疑惑为何身处楚地的人会有如此多的愁苦。

"回灯拥绿髻,向剑蹙青蛾"这两句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灯光映照下的女子,她拢着绿色的发髻,眉头紧锁,仿佛剑眉深蹙,透露出内心的忧虑与无奈。她愿意付出生命效力,但又对未知的命运感到无可奈何。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月色、悲风和人物的内心独白,展现了战乱时期人们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君王决策的无声控诉。高启以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统治者责任的质询。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挽施文叔三首·其一

岂但吾州少,端如四海稀。

儒林据根柢,玉德著光辉。

不遇宁渠戚,传亡始谓非。

及今何所语,徒有泪沾衣。

(0)

挽周畏知二首·其二

目疾初传剧,犹思碍读书。

那知遽至是,此恨合何如。

我已鬓俱白,宁能世久居。

吾人门户责,骥子总怜渠。

(0)

和答黎季成送行

自坐还山计,如同去鲁情。

水风元不断,山月每同明。

试问诗能和,何如酒共倾。

吾家近京驿,侧耳听车声。

(0)

周袁州惠建茶黑笃耨以四十字谢之

书斋怜寂寞,书札慰荒凉。

劝把春风碗,仍薰知见香。

未忧欺短褐,宁虑厄枯肠。

尘思如能雪,诗情或可昌。

(0)

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馀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阳城追集途中所作得诗十有二首·其三

岸尽催撑渡,风横促解桥。

传闻记常岁,伟观得今朝。

时有疏钟度,谁云隔岸遥。

明当绝溪去,应为好山招。

(0)

杨谨仲和顷者三诗见贻复次韵六首·其四

病骨觉难强,鬓华惊易彫。

壮怀鲸访李,老习蚓同萧。

久已思抛笏,悠哉曷泛瓢。

东游穴探禹,西上石宾韶。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