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啄高高一啄低,一声声急一声迟。
《省中见树上啄木鸟戏题》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省 中 见 树 上 啄 木 鸟 戏 题 宋 /杨 万 里 一 啄 高 高 一 啄 低 ,一 声 声 急 一 声 迟 。可 怜 去 橐 劳 心 口 ,蚁 入 枯 黎 自 不 知 。
- 翻译
- 有时啄得高,有时啄得低,
叫声时而急促,时而缓慢。
- 注释
- 啄:鸟儿用嘴啄食。
高高:形容位置较高。
低:形容位置较低。
急:快速、紧张。
迟:缓慢、迟疑。
可怜:值得同情或怜悯。
去蠹:去除蛀虫。
劳心口:费尽心思。
蚁:蚂蚁。
枯梨:干枯的梨子。
自不知:自己却不知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林间景象。首句“一啄高高一啄低,”,通过对啄木鸟啄食树干时不同高度和节奏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小生命活动的观察与感悟。
接下来的“一声声急一声迟。”则是从声音上进一步刻画出啄木鸟活跃而有规律的动态,显示出它们在寻找食物时的忙碌和生机。诗人通过对啄木鸟行为的精细描绘,不仅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也传递了一种生命力与活力。
第三句“可怜去蠹劳心口,”,诗人转而表达出一种同情之心。这里的“蠹”指的是啄木鸟在树干上啄出的洞孔,而“劳心口”则是对这些小生灵为了生存所付出的辛勤劳作的一种感慨。
最后,“蚁入枯梨自不知。”一句,则是通过一幅细微的画面——蚂蚁进入干枯的梨果中,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生命无知、自然循环的哲思。这里“自不知”三字,不仅指蚂蚁不知道啄木鸟的劳作,更隐喻着所有生命在大自然中的无知与顺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树木间微小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蕴含了一种对生命无常、自然法则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