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归应有恨,剑在岂无嗔!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人(bǎi rén)的意思:形容人多,人群众多。
采药(cǎi yào)的意思:采摘草药或采集草药的意思,也比喻学习知识或取得经验。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荆蛮(jīng mán)的意思:指粗野无礼、野蛮无知的行为或态度。
空文(kōng wén)的意思:形容文字虚无、空洞,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逃秦(táo qín)的意思:逃离秦国,指逃离困境或逃避困难。
文采(wén cǎi)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优美、华丽,形容文章或言辞的风采和才华。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徐福(xú fú)的意思:指一个人追求长生不老、寻求长寿的愿望或行为。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所作的《感事四首(其三)》。诗人以田横和徐福的历史典故为引子,田横曾率五百士卒坚守孤岛,徐福则带着三千童男女出海寻仙,以此暗示自己对忠诚与理想的不同追求。"试问三千女,何如五百人",诗人对比两者,表达对忠诚小众而坚定力量的赞赏。
接下来的"槎归应有恨,剑在岂无嗔",槎指木筏,诗人想象那些出海的人可能带着遗憾归来,暗示了理想未竟的失落,而自己手中的剑寓示着战斗的决心,即使面对困境,也绝不妥协,心中充满愤慨。
最后两句"惭愧荆蛮长,空文采药身","荆蛮"暗指明朝末年的动荡局势,诗人自谦为偏远地区的文人,感叹自己只能空谈文采,未能亲身参与抗清斗争,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责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抗清斗争的思考和个人的抱负与无奈,体现了鲜明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仲弟年满五十且新居落成诗以庆之
新构连云起,华筵匝地开。
晴光鲜户牖,秋色净樽罍。
蔼蔼衣冠集,纷纷燕雀来。
芝兰随日长,茀禄自天培。
知命希宣父,娱亲学老莱。
远山明有望,深径寂无媒。
棋响林花落,诗成鹤梦回。
钩帘通野气,闭阁理书堆。
琬琰崇家乘,丝纶宝圣裁。
百年方半历,众美似兼该。
晚漱泉飞玉,朝餐菜截薹。
私怀真自惬,王命恐相催。
筋力吾衰矣,猷为子壮哉。
幸逢更化日,应展济川才。
寿儗冈陵并,名期竹帛陪。
短童惭善祷,为报谢琼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