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和吴传正赞善二首并寄高阳王十三机宜·其二》全文
- 翻译
- 尽管乐于清静可能并非没有烦恼
喜欢悠闲其实源于内心的渴望
- 注释
- 乐静:清静的生活。
岂:难道。
无病:没有烦恼。
好闲:喜好悠闲。
终:终究。
有心:内心有此愿望。
争如:不如。
自得者:自得其乐的人。
与世:随和于世事。
善浮沈:善于随波逐流,适应世间沉浮。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答和吴传正赞善二首并寄高阳王十三机宜(其二)》中的一句。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乐静岂无病",表面看似说享受宁静可能会有隐忧,实则暗示诗人对纷扰世事的淡然;"好闲终有心",表明诗人内心深处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发自真心。"争如自得者,与世善浮沈",诗人强调的是像那些能自我满足的人一样,随波逐流于世间,却能保持内心的独立和自在,不被外界的浮沉所左右。
整体而言,这句诗体现了邵雍的道家思想,倡导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以及对个人精神自由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