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空印游山九首·其七》
《次韵空印游山九首·其七》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宝塔当烦妙语传,要令此地福人天。

个中已有全身见,何用分身大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塔(bǎo tǎ)的意思:宝塔是指古代寺庙或宫殿中的高塔,也用来比喻高尚的品德或博大的智慧。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分身(fēn shēn)的意思:分身指一个人同时出现在不同地方,具有多个身体。

福人(fú rén)的意思:福人指得到福气或者享受福报的人,也可以指幸福的人。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妙语(miào yǔ)的意思:指言辞巧妙、精彩,能够表达深刻的意义或启发他人的语言。

全身(quán shēn)的意思:指整个身体或全身心地投入到某种活动或事情中去。

人天(rén tiān)的意思:指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次韵空印游山九首》中的第七首。诗中以宝塔为喻,表达了佛法深奥,能引领众生向善,获得福泽的主题。"宝塔当烦妙语传",宝塔象征着佛法的高深与庄严,通过精妙的语言传播,能启迪人心,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要令此地福人天",强调了佛法对于提升个人福祉和净化心灵的作用,希望佛法能在人间播撒福泽,如同天降甘霖,滋润万物。

"个中已有全身见",意味着在佛法的智慧中,人们能够洞察生命的真谛,认识到身心的整体性和内在的和谐。"何用分身遍大千",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普世性,无需通过分身的方式去传播,因为佛法的真理是普遍适用的,能够触及每一个生命,使他们都能从中受益,达到心灵的觉醒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宝塔这一形象,巧妙地将佛法的深邃与广大联系起来,既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蕴含了对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题宝山寺二首·其二

去腊应差暖,今春定有寒。

涧梅花半树,侵晓又凋残。

(0)

偈三首·其三

一不是,二不成,落华流水里啼莺。

闲亭雨歇夜将半,片月还从海底生。

(0)

歌寄留英禅德

当时临际辞黄檗,或指河南或河北。

英禅此日下中峰,机案曾焚笑仍则。

九包一角惭称瑞,导月观星亦非意。

争似韶阳振古风,半途未肯还希冀。

归去来,归去来,飞泉浩浩声如雷。

(0)

颂一百则·其九十三

遍身是,通身是,拈来犹较十万里。

展翅崩腾六合云,抟风鼓荡四溟水。

是何埃垲兮忽生,那个毫釐兮未止。

君不见网珠垂范影重重,棒头手眼从何起。喝。

(0)

送善暹首座

名之基,实之蒂,深兮固兮宛相继。

古之名也在希声,今之实也同浮瞖。

子州善卷之流也,尧驱舜驰让无暇。

归兮归兮归不归,到头未出冥冥者。

吾徒孰谓标奇绝,动静凭君试甄别。

叶零零兮秋暮半凋,花片片兮春暖齐发。

暹禅老,暹禅老,意曾高。旷排沽待,忽致讥褒。

天人列请兮屡轻笑,祖佛位卑兮还拟逃。

我恐逃之逃不得,大方无外皆充塞。

茫茫扰扰知何极,八面香风惹衣裓。

(0)

偈颂七十二首·其六十九

一有多种,二无两般。钩头识取,莫认定盘。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