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中 秋 登 青 原 台 宋 /郑 作 肃 去 年 中 秋 节 ,郑 州 正 弄 兵 。羽 檄 方 四 驰 ,酒 觞 难 一 倾 。今 年 当 此 日 ,往 事 久 已 平 。不 但 櫜 弓 矢 ,又 复 见 丰 登 。桂 魄 十 分 满 ,暮 容 千 里 晴 。节 物 向 人 好 ,江 山 入 眼 明 。群 峰 翠 霭 郁 ,静 练 秋 光 澄 。霜 竹 裂 石 响 ,焦 桐 号 钟 清 。页 页 高 台 上 ,飘 飘 欲 云 凌 。矫 首 宇 宙 宽 ,顾 影 尘 滓 轻 。今 夕 定 何 夕 ,此 身 非 幻 身 。谓 言 坐 中 客 ,不 饮 若 为 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霭郁(ǎi yù)的意思:形容空气清新,气息幽远。
不但(bù dàn)的意思:表示不仅仅如此,除了某种情况之外,还有其他情况。
尘滓(chén zǐ)的意思:指尘土和杂质,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东西或人。
丰登(fēng dēng)的意思:丰收,收成丰盛。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弓矢(gōng shǐ)的意思:指弓箭,也泛指射击。
顾影(gù yǐng)的意思:顾念、牵挂回忆。
光澄(guāng chéng)的意思:形容水清澈透明,没有杂质。
桂魄(guì pò)的意思:指月亮的明亮光辉。比喻人的才华出众、美德高尚。
号钟(hào zhōng)的意思:指声音洪亮、威严的钟声,也比喻声音响亮、威严的宣告或警示。
幻身(huàn shēn)的意思:指人或物在瞬间消失或变化,使人难以捉摸或辨认。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焦桐(jiāo tó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焦虑,心神不定。
矫首(jiǎo shǒu)的意思:矫正颈项,形容人的态度高傲自大。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酒觞(jiǔ shāng)的意思:指宴会上敬酒的场合。
久已(jiǔ yǐ)的意思:长久以来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
弄兵(nòng bīng)的意思:指不懂军事的人乱来,胡乱指挥军队。
年中(nián zhōng)的意思:指一年的中间时期,也可引申为人的中年或事物的中间阶段。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节(qiū jié)的意思:秋天的节日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入眼(rù yǎn)的意思:指引人注意、显眼、引人注目。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十分(shí fēn)的意思:非常、非常地
四驰(sì chí)的意思:四驰是指四匹马同时奔驰,形容速度极快。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谓言(wèi yán)的意思:谓言是指陈述句中的谓语部分,用于表示动作、状态或属性。在语言学中,谓言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表达主语的动作、状态或属性。
为情(wéi qíng)的意思:为了情感而做某事,出于情感而行动。
眼明(yǎn míng)的意思:形容视力敏锐,洞察力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
又复(yòu fù)的意思:再次复发或重复出现
羽檄(yǔ xí)的意思:指用鸟羽制成的檄文,代表着传递军令或战争消息的重要性。也用来形容传递消息迅速、远播的意思。
宇宙(yǔ zhòu)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领域内无人能及、无与伦比。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坐中(zuò zhōng)的意思:指在一群人中间占据中心位置或处于主导地位。
中秋节(zhōng qiū jié)的意思:形容家人团聚、欢乐的场景。
- 注释
-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的节日。
弄兵:操练军队。
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有鸟羽以示紧急。
酒觞:酒杯。
櫜弓矢:收藏兵器。
丰登:丰收。
桂魄:指月亮,因月中有桂树而得名。
嶪嶪:形容高峻的样子。
矫首:抬头。
幻身:虚幻的身体,这里可能指生死。
坐中客:宴会上的客人。
- 翻译
- 去年中秋时,邻近州郡正忙于军事操练。
紧急军书四处传递,饮酒的兴致难以提起。
今年同样的日子,过去的战事早已平息。
不仅武器收藏,连丰收也重现眼前。
明亮的月亮圆满如镜,夜色晴朗千里无云。
季节的景色宜人,江山美景映入眼帘。
山峰被翠绿的雾气笼罩,秋水清澈如练。
寒霜打在竹子上,声音如石破,焦桐奏出清脆的钟声。
高台上耸立,我仿佛要乘风直上云霄。
仰望星空,感觉宇宙宽广,回头看自己,尘世烦恼皆轻。
今夜究竟是何夜,这身体并非虚幻。
如果说宴会上的宾客,不饮酒怎么表达情感?
- 鉴赏
这首宋诗《中秋登青原台》是郑作肃所作,以中秋节登高望远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战乱与现今和平的对比感受。首联回忆去年中秋邻州战事紧张,饮酒欢庆难以实现;颔联转至今年,战争已息,丰收在望,气氛大为改观。接着,诗人描绘了明亮的月色、晴朗的夜空和秋天的宁静景象,赞美自然之美。
颈联通过“霜竹裂石响”、“焦桐号钟清”等生动画面,展现出秋夜的清冷与高雅,而“嶪嶪高台上,飘飘欲云凌”则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迈之情。尾联诗人深感今夕不同于往昔,认识到生命的实感和超脱尘世的哲理,最后以疑问和感叹收束,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战争的反思,也有对和平生活的珍惜,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体现了宋诗的意境深远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