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古寺:古老的寺庙。
春馀:春末,春天剩余的日子。
日半斜:太阳西斜,即将日落。
竹风:竹林间的风。
萧爽:凉爽,清新舒适。
胜:超过,胜过。
花时:花开的时节。
不到:没有赶上,错过。
有花院:种有花的庭院,指寺庙中花依然存在的地方。
意在:目的在于,意图在于。
寻僧:寻找和尚,探访僧人。
不在花:不在于赏花,不是为了看花而来。
- 翻译
- 古寺春天余下日落半斜,竹林中的风清爽比人家还要宜人。
花开的时节虽过但仍有花的庭院,我的意趣在于寻找僧人而不在于赏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古寺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来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元稹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感受,将古寺中的春意与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禅意。
“古寺春馀日半斜”,设定了一个温暖而又略带寂寞的场景。阳光透过古老的建筑,投射在清冷的墙壁上,只是一丝不完整的温馨,这种描写既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又不失古寺特有的宁静气氛。
“竹风萧爽胜人家”,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赞叹。古寺中的竹林,在春日的微风中发出清脆的声音,似乎比世俗家庭的喧嚣更加令人心旷神怡。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也反映出诗人对尘世间喧闹生活的一种超脱。
“花时不到有花院”,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古寺中有一处专门供奉花朵的地方,也可以看作是时间上的一个比喻,指的是在春天这个季节里,即使没有到达开花的时候,但心中的那片净土已经如同花朵般绽放。这里的“花院”不仅是个实体,更是一个象征,代表着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在寻僧不在花”,这句话则深化了前面的意境。诗人本欲寻找一位高僧以解心中之惑,但最终发现那份宁静与超然并非来源于外界,而是内心的净化和升华。在这里,“不在花”既可以理解为未找到所求的僧侣,也可以看作是诗人意识到真正的清净不是通过物质或他人的指引而得,而是要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寻找。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古寺春日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清净的佛教修养。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深切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海上三山行为唐仁卿父母双寿赋
君不见南北涨渤一水通,扶桑万里初日红。
蓬莱瀛洲与方丈,黄金宫阙云气中。
三神之山可望不可至,船行往往引以风。
澄海东近扶桑东,霞冠星佩唐仙翁。
陈姥秀笄六珈贵,重封偕老颜如童。
华堂结构开耆寿,烟波绾带沧津口。
鸾歌凤舞轩辕丘,包匦菁茅云梦薮。
错衡文毂拥路衢,峨弁振缨向庭牖。
雕盘缤纷翠釜驰,金支闪烁珠旗走。
翁姥齐欢此日觞,象筵岁酌长生酒。
仙郎计部莱衣斑,兰满阶墀玉树环。
安期巨枣纷将献,王母蟠桃近可攀。
君不见阜乡亭下赤舄还,千岁求我蓬莱间。
且向天中觐双阙,还来海上访三山。
《海上三山行为唐仁卿父母双寿赋》【明·欧大任】君不见南北涨渤一水通,扶桑万里初日红。蓬莱瀛洲与方丈,黄金宫阙云气中。三神之山可望不可至,船行往往引以风。澄海东近扶桑东,霞冠星佩唐仙翁。陈姥秀笄六珈贵,重封偕老颜如童。华堂结构开耆寿,烟波绾带沧津口。鸾歌凤舞轩辕丘,包匦菁茅云梦薮。错衡文毂拥路衢,峨弁振缨向庭牖。雕盘缤纷翠釜驰,金支闪烁珠旗走。翁姥齐欢此日觞,象筵岁酌长生酒。仙郎计部莱衣斑,兰满阶墀玉树环。安期巨枣纷将献,王母蟠桃近可攀。君不见阜乡亭下赤舄还,千岁求我蓬莱间。且向天中觐双阙,还来海上访三山。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6067c6c6397122891.html
相逢行送李山人君实游吴越
独客久卧蓟门雪,君先旅服游瀛渤。
相逢可醉金陵月,君已扁舟泛吴越。
从来交契无后先,谁为词华问工拙。
秋风飒飒不可留,江上蒲萄酒初泼。
吴越称诗待俊人,只今开府有词臣。
投刺能容祢处士,买山几住郗嘉宾。
君才跋扈幽燕北,挥毫磊落见风格。
篇里言言金石声,箧中卷卷烟霞色。
一时把袂谊最深,三月裹粮兴何极。
倏然鼓棹出新林,不及张灯永今夕。
青山回首石头城,雁荡天台拄杖行。
傥因西笑怀千古,便待东归赋二京。
江中桂楫曲
千里飞流通楚烟,三津浊浪引巴川。
西南扬子源何极,一望瀰漫桂楫前。
羊角飙驰吹骤雨,鱼鳞云起合瑶天。
远见青龙浮浦上,乍疑白马戏涛边。
樯动相风乌并转,缆移立堠鹭齐牵。
孤树苍茫难辨影,惊湍荡漾不成圆。
何处榜人歌扣枻,更逢津吏醉持船。
艑遇轲峨知贾客,髻梳倭堕学江仙。
渔童昼自催鸣鼓,姹女时能工数钱。
底事狂夫书不到,别离经岁又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