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一山明,风吹百花气。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飞泉(fēi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奔涌迅猛。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花气(huā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温文尔雅。
老林(lǎo lín)的意思:指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曙华(shǔ huá)的意思:指太阳初升的光辉,比喻新的希望和曙光。
万籁(wàn lài)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嘈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箫吹(xiāo chuī)的意思:指吹箫的声音,比喻美妙动听的音乐声或歌声。
遥思(yáo sī)的意思:远远地思念、怀念。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 注释
- 遥思:遥想。
寒食后:寒食节之后。
野老:乡村老人。
林下:树林中。
月照:明亮的月光。
一山明:整座山明亮。
百花气:百花的香气。
飞泉:飞溅的泉水。
万籁:万物的声音。
髣髴:仿佛。
箫吹:吹奏箫声。
曙华:晨光。
喧鸟至:鸟儿的喧闹声传来。
- 翻译
- 遥想寒食节过后,乡村老人在树林中沉醉。
明亮的月光照亮整座山,清风带来百花的香气。
飞溅的泉水和万物的声音,仿佛在吹奏着箫声。
还不等晨光分开夜色,鸟儿的喧闹声已经传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山中野老醉酒的生动画面。"遥思寒食后,野老林下醉"表达了诗人对寒食节后的山中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憧憬,而“野老”则是山中的隐者或樵夫,他们在春日里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月照一山明,风吹百花气"写出了夜晚的宁静与清晨的生机,月光下的山峦和春风中百花的芬芳交织出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飞泉与万籁,髣髟疑箫吹"中的“飞泉”形象化地描绘了山间涓涓细流的声音,而“万籁”则是指树木间叶片相互摩擦的声音。"髣髟"一词用来形容声音的模糊不清,好像在听箫声一般,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最后两句"不待曙华分,已应喧鸟至"则描绘了黎明即将到来的情景。"曙华"指的是天边的红光,而“喧鸟”则是群鸟的鸣叫声,这里表达了一种自然与生命力的和谐共存。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野老、月夜、春风百花、飞泉箫声以及黎明前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向往,以及他对于清新脱俗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中春晚寄贾员外
不随黄鹤起烟波,应笑无成返薜萝。
看尽好花春卧稳,醉残红日夜吟多。
高添雅兴松千尺,暗养清音竹数科。
珍重仙曹旧知己,往来星骑一相过。
送夏侯侍郎
元戎车右早飞声,御史府中新正名。
翰墨已齐钟大理,风流好继谢宣城。
从军晓别龙骧幕,六骑先驱嘶近郭。
前路应留白玉台,行人辄美黄金络。
使君下马爱瀛洲,简贵将求物外游。
听讼不闻乌布帐,迎宾暂著紫绨裘。
公庭日夕罗山翠,功遂心闲无一事。
移书或问岛边人,立仗时呼铃下吏。
事业初传小夏侯,中年剑笏在西州。
浮云飞鸟两相忘,他日依依城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