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道(bào dào)的意思:报道是指通过媒体或其他渠道传递消息、信息或事件的行为。也可以指媒体对事件进行报道的内容。
不夜(bù yè)的意思:不停歇,不休息。形容持续不断,不分昼夜地进行。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寸铁(cùn tiě)的意思:形容人非常坚强、刚强,不可动摇。
钓丝(diào sī)的意思:形容人痴迷于网络,沉迷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
蝶梦(dié mèng)的意思:比喻美好而虚幻的梦境或幻想。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放风(fàng fēng)的意思:指将犯人放出去透风,比喻对犯人进行短暂的放松或休息。
仿佛(fǎng fú)的意思:像,似乎,好像
方才(fāng cái)的意思:刚刚,才刚过去不久
风花(fēng huā)的意思:指风吹花落,形容景物美丽的样子。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前修(qián xiū)的意思:事先修整或准备,预先做好准备工作。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穷檐(qióng yán)的意思:指人穷困潦倒,生活贫苦。
上去(shǎng qù)的意思:上升到某个地方或位置。
松江(sōng jiāng)的意思:指心情舒畅,轻松愉快。
听冰(tīng bīng)的意思:听从冰的声音,表示能够准确地判断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无色(wú sè)的意思:没有颜色,指事物没有色彩。
行为(xíng wéi)的意思:
◎ 行为 xíngwéi
[action;behavior;conduct] 行伪。谓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要不(yào bù)的意思:表示在两种或多种选择之间犹豫或做出决策时提出建议或提问,相当于“或者是……或者是……”或“是这样还是那样”。
争如(zhēng rú)的意思:争相如此,争先恐后
文章伯(wén zhāng bó)的意思:指能够写作出优秀文章的人,也指擅长写作的文学家。
- 翻译
- 梦境中的蝴蝶被惊醒,仿佛天边刚露出一丝曙光。
有人报信,城市似乎不再有夜晚,世界的色彩几乎消失。
轻轻敲击屋瓦,能听到冰晶破裂的声音,打开窗户,冷风夹杂着雪花飘进。
即使身披厚重的貂皮,也未曾感到寒冷,这是何等的德行呢?呼唤剡溪的小舟,我将出行做客。
平定蔡州的战事,如今已无力参与。算了吧,不如在简陋的屋檐下静卧,紧闭门窗不出。
如何才能像在松江上独行,披着蓑衣垂钓,哪怕只有千尺长的钓丝。
我不愿手持兵器与古人争锋,只愿以文采出众,成为文章大家。
- 注释
- 蝶梦:梦中之蝶。
东方才白:天边刚刚发白。
城疑不夜:城市仿佛没有黑夜。
敲瓦:轻敲屋顶瓦片。
冰线:冰晶破裂的声音。
剡棹:剡溪的小舟。
平蔡垒:平定蔡州的战争。
丝千尺:千尺长的钓丝。
寸铁:兵器。
文章伯:文章大师。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蝶梦惊残,仿佛似、东方才白。”这里运用蝴蝶与梦境相结合,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晨曦初照的宁静时刻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寄托。
“敲瓦微听冰线响,开窗倏放风花入。”这两句则是对自然界细微声音和生动景象的捕捉。敲击瓦片的声音与天然冰冷的清脆声响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而“开窗倏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新鲜事物的接纳与欢迎。
“拥重貂、曾不觉寒侵, 将何德。”这句诗语言优美,通过对貂皮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功利的心境。貂皮在古代被视为珍贵之物,此处却用以表达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淡泊。
“呼剡棹,行为客。”这两句则是对个人行止和心路选择的一种坚持与肯定,表现了诗人的独立自主,以及对于自己所选择道路的坚定不移。
“平蔡垒,何能役。”此处通过对平坦土地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本真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状态的向往。
“算争如、穷檐高卧,闭门毋出。”这里则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自我设限和守护。通过“算”字,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纷扰事务的冷静计算,同时也强调了对于个人的精神领地的保护。
最后,“安得松江江上去,一蓑独钓丝千尺。”这句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江上”和“一蓑独钓”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生存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灵世界,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精神上的避风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紫芝山房为湖广郑大参赋
芝山何峣峣,烨烨产灵秀。
美人慕园绮,辟地敞云构。
图书资悦怿,枯壑含昏昼。
佳气蔼川原,和风散岩岫。
松萝破广荫,泉涧环清漱。
抱冲昔若遗,理剧今岂后。
钟英良有自,瑞世非常觏。
明良共一时,千载此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