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初 秋 大 热 宋 /孔 武 仲 金 神 整 霜 仗 ,昨 日 从 西 回 。谓 当 有 爽 气 ,吹 荡 沧 溟 开 。谁 知 祝 融 军 ,执 热 {走 中 加 参 }{走 中 加 覃 }来 。六 龙 驻 长 安 ,无 风 动 浮 埃 。窗 筠 气 烜 赩 ,庭 鹤 羽 摧 颓 。向 晚 蚊 声 号 ,轰 轰 渐 成 雷 。径 思 去 尘 嚣 ,登 临 千 丈 台 。披 襟 迎 清 飔 ,俯 听 惊 鸿 哀 。仆 羸 不 能 驾 ,我 马 亦 虺 聩 。闭 关 吟 愁 云 ,履 迹 乱 苍 苔 。炎 凉 自 交 战 ,我 辈 能 忘 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闭关(bì guān)的意思:闭关是指修行者或学者为了专心学习或修炼而隐居起来,不与外界交往。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尘嚣(chén xiāo)的意思:指尘土飞扬的喧嚣声,形容喧嚣不安的场面或环境。
愁云(chóu yún)的意思:指忧愁、烦闷的心情或气氛。
吹荡(chuī dàng)的意思:指风吹动水面或物体摇摆不定的样子,也形容言辞或思想等不牢固、不稳定。
摧颓(cuī tuí)的意思:摧毁、毁灭、使破败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俯听(fǔ tīng)的意思:低头倾听,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浮埃(fú āi)的意思:指浮尘飞扬、尘埃弥漫的样子。
鹤羽(hè yǔ)的意思:鹤羽意指鹤的羽毛,形容某人的衣着华丽,举止高雅。
轰轰(hōng 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威力极大。
虺隤(huī tuí)的意思:指两个人或物互相依赖,相互牵制,难以分离。
交战(jiāo zhàn)的意思:指敌对双方进行战斗、交战。
金神(jīn shén)的意思:指拥有超凡能力、非凡才智的人。
惊鸿(jīng h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出现时令人惊叹,犹如一只飞翔的天鹅。
六龙(liù lóng)的意思:指六位英勇而强大的人物或力量。
履迹(lǚ jì)的意思:履行前人的道德规范或者学术传统。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千丈(qiān z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高或非常深。
霜仗(shuāng zhàng)的意思:指秋霜降临,白天寒冷。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忘怀(wàng huái)的意思:指忘记,不再怀念。
蚊声(wén shēng)的意思:指微小、微弱的声音或消息。
我辈(wǒ bèi)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人,表示自己和同辈人的身份和地位。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向晚(xiàng wǎn)的意思:傍晚时分
炎凉(yán liáng)的意思:炎凉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炎热和凉爽。它可以形容天气,也可以形容人的心情或情感。
执热(zhí rè)的意思:坚持热情、持之以恒
祝融(zhù róng)的意思:指火焰熊熊燃烧,形容火势猛烈,也用来形容人的热情高涨、激情澎湃。
自交(zì jiāo)的意思:指自己和自己交往,自己和自己结婚。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秋时节的景象,天气依旧炎热,但诗人却感受到了凉意的预兆。诗中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将酷热与即将到来的凉爽进行对照,展现出季节更迭中的自然变化。
开篇“金神整霜仗,昨日从西回”写出了秋风初起的景象,其中“金神”指的是秋天的神灵,“整霜仗”则形容秋风吹拂之势。"昨日从西回"则意味着秋风由西向东传来。
紧接着,诗人提出预测:“谓当有爽气,吹荡沧溟开。”这里的“谓”字表明这是诗人的推测或愿望,“爽气”指的是凉爽的空气,而“沧溟”则是形容水势浩大,整句暗示着秋风将带来清新的气息,吹散夏日的热浪。
然而,现实与预期之间存在落差,诗人接着写道:“谁知祝融军,执热䟃?来。”这里“祝融军”形容炎热如同一支军队,“执热”则是比喻酷热仍然坚持不退。"?"字表达了诗人的惊讶和无奈。
接下来的“六龙驻长安,无风动浮埃。”写出了长安城内依旧热浪滚滚,六龙(即六月)仍未离去,天空中并无风吹散尘土的景象。"浮埃"形容轻微的尘土,没有被风吹起。
诗人接着描绘室内的情境:“窗筠气烜赩,庭鹤羽摧颓。”“窗筠”指的是窗棂,“气烜赩”则是热气蒸腾的样子,“庭鹤”即庭院中的鹤,“羽摧颓”形容鹤的羽毛因酷热而变得无精神。
随后,诗人转向晚景:“向晚蚊声号,轰轰渐成雷。”这里“蚊声”指的是蚊虫的鸣叫声,而“轰轰渐成雷”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秋雨。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径思去尘嚣,登临千丈台。”"径思"是深思或沉思,“去尘嚣”则表示希望离开喧嚣的人世,而“登临千丈台”形容诗人登上高台远望,以此来表达心灵的超脱。
接着,诗人写道:“披襟迎清飔,俯听惊鸿哀。”这里“披襟”指的是解开衣襟,“迎清飔”则是迎接凉爽的微风;"俯听"是低头倾听,而“惊鸿哀”形容鸿鸟(一种大雁)悲鸣的声音,表现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期盼。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沉重:“仆羸不能驾, 我马亦虺隤。闭关吟愁云,履迹乱苍苔。”“仆羸”是古代称呼朋友,“不能驾”意味着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绪;"我马亦虺隤"则比喻诗人自己也像疲惫的马匹一样,无力再前进。"闭关吟愁云"写出了诗人关闭门扉,独自吟咏愁苦的情境;“履迹乱苍苔”形容脚下的青苔杂乱无章,暗示着生活的混沌与自己的迷茫。
全诗最后一句:“炎凉自交战,我辈能忘怀。”表达了对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自己能够理解和记住这种自然界的变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