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有馀竹,一窗无数山。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武 担 西 台 和 师 文 作 宋 /孙 应 时 西 台 在 保 许 ,秋 划 暮 云 间 。十 亩 有 馀 竹 ,一 窗 无 数 山 。望 远 足 离 思 ,忧 时 多 苦 颜 。相 看 终 惜 醉 ,更 挈 酒 瓶 还 。
- 翻译
- 西台在哪里呢,它坐落在秋草和暮云之间。
这片竹林有十多亩,窗外的山峦连绵不断。
眺望远方引发深深的思念,忧虑时事让我面容愁苦。
相互对视,心中满是珍惜,只愿借酒浇愁,再持酒瓶归去。
- 注释
- 西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指代某处地方。
秋草:秋季的草,象征凄凉或寂寥。
暮云:傍晚的云彩,增添哀愁氛围。
十亩:形容面积较大,竹林茂盛。
竹:象征高洁,也暗示清静。
一窗:透过窗户看到。
无数山:形容山峦连绵,视野开阔。
望远:远眺。
离思:离别之思。
忧时:忧虑时局。
苦颜:愁苦的表情。
相看:彼此对视。
惜醉:珍惜醉意,借酒消愁。
更:再,又。
挈:携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西台在何许,秋草暮云间”两句,设定了诗人所处之地,是一处远离尘嚣的西台,那里有着落叶纷飞的秋草和悠悠的暮色与浮动的云间相伴。
接着,“十亩有馀竹,一窗无数山”两句,具体描绘了诗人居所的景象。十亩之地种满了竹子,只需一扇窗便能望见层叠的山峦,这些自然景观构成了诗人隐逸生活的背景。
“望远足离思,忧时多苦颜”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情感。面对远处的风景,心中充满了离别之思,而对于当下的时代和社会状况,诗人也感到忧虑与痛苦,这些情绪都刻画在他脸上。
最后,“相看终惜醉,更挈酒瓶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之间相聚时光的珍视,以及希望借助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诗中多次使用“无”字,如“无数山”,表明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观感,是一种超越数量、形态的体验,表现出一种深远和空旷之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真实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桐城余兼尊昔为青原侍者归素以来崎岖岭外相值见访为录前寄极丸老人诗仍次原韵赠之
沙上鸿踪昔岁心,堞楼鹤语旧时林。
已知罢钓能忘饵,何必登床更碎琴。
月影偶留传雁字,秋声不断有蝉吟。
閒愁杜口从君语,为受青原记莂深。
哭内弟郑忝生
悠悠重悠悠,送子冈陇头。
乍可为陌上之秋草,繁霜一夕同荒邱。
不能为磷磷之白石,相看逝水旋东流。
与君别何所,庭前绿竹下。
日夕君不来,春云覆平野。
与君期何日,三五轮魄充。
君归黄泉去,月轮故未空。
君家旧住鹿门溪,君魂欲归道路迷。
与君相逢入桂城,铁骑斥野飞箭鸣。
旧愁疑在春梦惊,乃知君死而余生。
生亦不可期,死亦不可悲。
鸡鸣月落杉桥路,且与须臾哭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