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天竺》
《下天竺》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初入名蓝道场,便从下界得清凉。

溪声萧瑟仙籁山色虚无法堂

满大悲空里相,云开补处寂中光。

浮生趣尽凭谁忏,一为天亲礼梵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补处(bǔ chǔ)的意思:指补偿损失或弥补缺陷的行为。

道场(dào chǎng)的意思:道场指的是佛教或道教修行者修炼的地方,也可泛指任何人修炼的场所。

法堂(fǎ táng)的意思:指法庭、法院。比喻公正的审判场所。

梵王(fàn wáng)的意思:指尊贵的僧人或佛教高僧。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满大(mǎn dà)的意思:形容事物规模宏大,数量多得难以计数。

名蓝(míng lán)的意思:指声誉卓著、名声显赫的人。

亲礼(qīn lǐ)的意思:表示恭敬、敬爱,以示礼仪。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生趣(shēng qù)的意思:指生活中的趣味和乐趣。

天亲(tiān qīn)的意思:指亲近天地、与天地相通,形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下界(xià jiè)的意思:指地狱或阴间。

仙籁(xiān lài)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悦耳动听,像仙人的音乐。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虚无(xū wú)的意思: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空虚状态。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访名刹古寺,感受到超凡脱俗的宁静与清凉。首联“初入名蓝即道场,便从下界得清凉”,以“名蓝”喻指寺庙,暗示其庄严清净,诗人甫一踏入,便仿佛从尘世的喧嚣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清凉与宁静。

颔联“溪声萧瑟流仙籁,山色虚无拥法堂”,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溪水潺潺,仿佛仙人的低语,山色缥缈,将法堂环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意境。

颈联“月满大悲空里相,云开补处寂中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的感受。满月映照在空旷的大悲殿内,云层散开,补处菩萨的光辉在寂静中显现,象征着内心的光明与慈悲。

尾联“浮生趣尽凭谁忏,一为天亲礼梵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在这样的环境中,似乎可以找到洗涤心灵、净化灵魂的方法,向梵王表达崇敬之情,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超越和内心宁静的心路历程,充满了禅意和哲思。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自湘中将入蜀留别诸友

巾舄初随入蜀船,风帆吼过洞庭烟。

七千里路到何处,十二峰云更那边。

巫女暮归林淅沥,巴猿吟断月婵娟。

来年五月峨嵋雪,坐看消融满锦川。

(0)

江南行

江南萧洒地,本自与君宜。

固节还同我,虚心欲待谁。

涧泉傍借响,山木共含滋。

粉腻虫难篆,丛疏鸟易窥。

尽应逢野渡,中忽见村祠。

叶扫秋空静,根横古堑危。

影迷寒霭里,声出夜风时。

客棹深深过,人家远远移。

游边曾结念,到此数题诗。

莫恨成龙晚,成龙会有期。

(0)

禁烟作

柳拖金缕拂朱栏,花扑香尘满绣鞍。

尊酒临风酬令节,越罗衣薄觉春寒。

(0)

过真律师旧院

寂然秋院闭秋光,过客闲来礼影堂。

坚冰销尽还成水,本自无形何足伤。

(0)

柳枝辞九首·其八

王孙宴罢曲江池,折取春光伴醉归。

怪得美人争斗乞,要他秾翠染罗衣。

(0)

成都送严十五之江东

江东万里外,别后几悽悽。

峡路花应发,津亭柳正齐。

酒倾迟日暮,川阔远天低。

心系征帆上,随君到剡溪。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