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村 学 究 宋 /宋 伯 仁 八 九 顽 童 一 草 庐 ,土 朱 勤 点 七 言 书 。晚 听 学 长 吹 樵 笛 ,国 子 先 生 殆 不 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九(bā jiǔ)的意思:指时间或事物的数量接近九成,接近完全。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草庐(cǎ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屋,比喻简陋的住所或生活环境。
国子(guó zǐ)的意思:指天下的学生,也指国家的学问、教育事业。
七言(qī yán)的意思:七个字的诗句或文章。
樵笛(qiáo dí)的意思:指樵夫吹奏的笛子,比喻贫困而幽居的生活。
土朱(tǔ zhū)的意思:指土地肥沃,朱红色的土壤。
顽童(wán tóng)的意思:形容孩童淘气顽皮,不听劝告。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学长(xué zhǎng)的意思:指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较高年级的学生。
- 注释
- 八九:指七八个或者九个。
顽童:淘气的孩子。
一草庐:一间简陋的小屋。
土朱:用土制成的朱砂,用于写字。
七言书:七言诗,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
晚:傍晚。
学长:年长的学习者。
吹樵笛:吹奏砍柴人的笛子。
殆不如:恐怕不如,表示比较。
- 翻译
- 八个或九个顽皮孩童聚集在一间草庐中
他们勤奋地用土红色的朱砂标注着七言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童生(科举考生)在一个简陋的草屋中,专心致志地研读七言书。晚上,他听见一位学长吹奏着樵笛的声音,感到国子先生的教诲远不及此情境之美好。
诗中的意象丰富,通过“八九顽童”展现了年纪已高却依然坚持学习的执着与可敬。"土朱勤点七言书"则显示出对学问的专注和勤奋。而"晚听学长吹樵笛"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至于“国子先生殆不如”,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书本知识,对比之下,即使是国子监的教育也无法与这种自然、自由的学习氛围相提并论。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情感和生活体验的一种渴望,以及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某种批判。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学习景象,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也折射出了宋代士人的文化追求和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魂字
旷仕愧无补,甘让桑孔尊。
归卧青林下,犹然蒙国恩。
有田可种秫,有室可避喧。
问余家何所,家住商陈村。
村南绕溪浦,屋后榆柳蕃。
莫帆急归鸟,朝日满平原。
鼓腹循皋陇,看云池上轩。
人传有兵燹,焚劫痛烦冤。
门巷走狐兔,墟里多游魂。
老人竟高卧,何必寻桃源。
愿乞甘棠枝,和月种田园。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招字
种梧在东园,邀月庶逍遥。
月色如我心,梧枝写风标。
十年坐此下,摊书悟寂寥。
理复竟成剥,晏极生尘劳。
兵凶起衽席,豺䝟恣咆哮。
兄弟忽星散,骨肉纷号咷。
还怜有娇女,殉节不可招。
义命委善败,肝肠故摧烧。
自谓閒园树,野火等蓬茅。
使君不陈力,安得坐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