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马嵬坡》
《马嵬坡》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

尘土残香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整(bù zhěng)的意思:不整指事物不整齐、不规整,形容杂乱无序。

残香(cán xiāng)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人的余香,比喻已经离去但仍有所留下的美好或影响。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粉艳(fěn yàn)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娇美。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荔枝(lì zhī)的意思:指事物的内外不相称、不协调,形容事物的外表与内在状况不一致。

马嵬(mǎ wé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气势、声势势大威严,不可侵犯。

香粉(xiāng fěn)的意思:指女子使用的香粉。

注释
旌旗:军队的旗帜。
整:整齐。
南去:向南走。
人稀:人少。
北去:向北走。
尘土:飞扬的尘土。
已:已经。
残:凋零。
香粉艳:香气和脂粉的美丽。
荔枝:岭南的水果,唐玄宗曾为杨贵妃送荔枝。
犹到:仍然到达。
马嵬坡:陕西的一个地名,杨贵妃在此处去世。
翻译
军队旗帜零乱,又能拿你怎么办呢?
南行的人少,北去的人却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和士兵离散的情形。"旌旗不整奈君何"表现了战后的凄凉,旌旗不再飘扬,军队已无组织。"南去人稀北去多"则透露出战争结束后,人们纷纷逃散,有的向南走,有的向北走,但北上的似乎更多,这可能暗示着战事的严重或是某种政治动荡。

接着,"尘土已残香粉艳"一句,是对环境的描写。尘土飞扬,花朵依旧开放散发着香气,但这种美丽与周围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一丝哀愁。

最后,"荔枝犹到马嵬坡"则是说在这个地方,即使是荔枝这样的植物也能在这战乱中幸存至今。这里的“马嵬坡”作为地名,不仅指出了诗歌发生的具体地点,也增添了一份历史的沉重感,因为马嵬坡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荒凉,以及生命力顽强生存的情形。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游华山四绝·其三

仙人仙去有仙掌,袖中掷下青芙蓉。

遗与杨羲书一纸,暂留笙鹤驻中峰。

(0)

登晋阳阁

陂陀势尽晋川开,一线汾河掌上来。

斜日西风倚高阁,白乌飞过天门回。

(0)

题船子和尚图二首·其二

夜静风高江水寒,归船空载月团团。

须知钓得金鳞后,只是当时旧钓竿。

(0)

留别李连山三首·其二

萧萧古帝丘,别君从此去。

形往心独留,长绕汀蒲树。

(0)

感兴四首·其二

商贾重财雄,巢许矜志节。

朴朴同一心,欲辩何由说。

(0)

寄嘉定徐二刺史

豪华犹六代,胜事在吴门。

绿树湖边寺,红云海上村。

桑麻常夜缉,橘柚向秋繁。

拂袖还乡日,应怜松菊存。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