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泛 舟 之 龙 坞 宋 /李 洪 苕 花 如 雪 忽 秋 残 ,翠 花 溪 头 几 曲 山 。心 逐 浮 云 朝 独 出 ,家 临 清 霅 暮 能 还 。世 情 大 似 醉 翁 醉 ,景 物 偏 偷 閒 客 閒 。早 晚 诛 茆 继 三 径 ,招 呼 明 月 弄 潺 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独出(dú chū)的意思:独自脱颖而出,与众不同。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秋残(qiū cán)的意思:秋天接近尾声,景色逐渐凋零,物华昔日不再。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溪头(xī tóu)的意思:指溪流的起点或源头,也可指事物的开端或起始阶段。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招呼(zhāo hū)的意思:招呼指的是向别人打招呼或者呼唤,表示与人交流、接触或者往来。
诛茆(zhū máo)的意思:指消灭害群之马,清除祸患。
醉翁(zuì wēng)的意思:形容人生态度淡泊,不受外界纷扰的境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闲适的山水画卷,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寄托和平静。开篇“苕花如雪忽秋残”即捕捉了秋天的意象,苕花洁白如同初冬之雪,但却是在秋末,蕴含着季节更迭与物是人非的情怀。
紧接着,“翠老溪头几曲山”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的自然景观,溪流蜿蜒,古木参天,山峦起伏,营造出一片静谧而生动的画面。这里“翠老”二字用以形容树木之绿色与年轮之悠久,既映射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也反衬出了时间流转的无声语。
中间两句,“心逐浮云朝独出,家临清霅暮能还”,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仿佛随着飘逸的云朵,心灵也跟随着漂泊而去,但又能够在傍晚时分回归家庭的温暖。这里“清霅”可能指的是家乡或居所附近的一处清幽之地,也许是山谷,也许是水边,它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以下两句,“世情大似醉翁醉,景物偏偷閒客閒”,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事的看法和他对自然美景独自享受的心境。世间万象皆如醉汉一般迷离,而诗人却在这迷离中保持着清醒,他更愿意与大自然进行交流,与山水林泉为伴,享受那份超然物外的闲适。
末了两句,“早晚诛茆继三径,招呼明月弄潺湲”,则描绘了一幅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诗人在清晨至傍晚,不断地在田野间劳作,或许是在修剪篱笆,也或许是在耕耘田埂,而“三径”可能是指田间的小路,象征着勤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同时,“招呼明月弄潺湲”,则展现了诗人在夜晚与明月为伴,水声潺潺之中寻找灵感和宁静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传达出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望湘人.咏尘
看漠漠纷纷,絪缊缭绕,白昼非烟非雾。
紫塞酸风,黄沙苦月,散漫陇云关树。
十丈马头,缁衣化尽,东华旧路。
记江南、春景佳时,细逐落花飞絮。谁把红牙暗度。
见画梁簇簇,飘来无数。
何处印香痕,爱杀玉弓微步。
日长静对,虚窗弄影,傍着炉香几缕。
算人世、弱草轻栖,只合清歌缓舞。
念奴娇·其八归兴
回车哭罢,忽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大抵长安局似弈,正打辘轳双劫。
东阁除书,西台弹事,早暮分凉热。
一言以蔽,无财不可为悦。
君看游客纷纷,吹竽鼓瑟,槐柳森齐列。
何异乞儿争向火,转眼灰飞烟灭。
或问先生,何为至此,仆亦无言答。
掉头归去,闭门独卧寒雪。
烛影摇红·其二题女士张采于衡栖集和来韵
地老天荒,悲歌不独江淹恨。
小庭风絮也关愁,林下重题韫。应付莺花管领。
好看承、车香障锦。胡然空谷,翠袖天寒,衡门栖隐。
绣户燃脂,彤奁占尽妆台韵。
断肠哀怨为谁吟,宛转萦方寸。欲倩萧郎寄问。
早消除、风凄月闷。试拈湘管,爱劈鸾笺,叠成方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