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兴》
《野兴》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蚩蚩(chī ch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无精打采、懒散无为。

花柳(huā liǔ)的意思:指妓院或妓女。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莽莽(mǎng mǎng)的意思:形容茂密、繁盛的样子。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伤麟(shāng lín)的意思:指无意中伤害到了稀有珍贵的事物或人物。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鱼肉(yú ròu)的意思:指被人欺负、欺压、侵害,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反抗的局面。

榛芜(zhēn wú)的意思:形容事物繁荣兴盛,繁花似锦。

逐鹿(zhú lù)的意思:指追逐、竞争,争夺权力或地位。

人间世(rén jiā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事物和人情世故。

鉴赏

这首诗《野兴》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的对比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首联“莽莽榛芜路,蚩蚩鱼肉民”,以“莽莽榛芜”形容道路的荒凉,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与混乱;“蚩蚩鱼肉民”则以“蚩蚩”形容百姓的愚昧无知,比喻他们如同鱼肉般被权贵任意宰割。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颔联“乾坤几逐鹿,今古一伤麟”,运用“逐鹿”和“伤麟”的典故,前者出自《左传》,比喻争夺权力的激烈斗争;后者出自《庄子》,指珍贵而稀有的麒麟受到伤害,象征着道德沦丧与文明衰败。这两句将历史的变迁与道德的沦丧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

颈联“眼底人间世,胸中物外春”,诗人从眼前的现实转向内心的超脱,眼中看到的是人间的苦难与纷扰,但心中却能感受到超越物质的春天般的温暖与希望,体现了诗人虽身处乱世,仍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江山满花柳,无负百年身”,以“江山满花柳”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与幸福。同时,“无负百年身”表达了诗人不虚度此生,要积极面对生活,追求内心真正的满足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洞察与思考,以及在困境中保持乐观与希望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送王公器归乡·其二

脱却朝衫著布衣,临岐莫遣思依依。

人生淂意须回首,莫待春深花乱飞。

(0)

题寒山拾得为道士潘为善作·其二

手拖竹帚笑呵呵,心地冰清扫甚么。

尘世机关都识透,又将何事问姮娥。

(0)

送性初南还兼蕳诸故旧

宦游蓟北一年馀,每叹离群学业疏。

传语江南诸故友,如何不寄半行书。

(0)

海棠白头翁

独怜幽鸟有何愁,飞向花间也白头。

应是春归留不住,东风啼断恨无休。

(0)

小景四幅为竹鹤友人袁州何太守赋·其一

树底茅堂带远村,望中野色过桥分。

携琴何处寻知己,拟约琳宫卧白云。

(0)

和靖图为洪中书作

老鹤归来暮雪深,山童衣薄冷难禁。

先生独淂梅花趣,坐拥双肩费苦吟。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