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
首句“蛟绡剪下碧双垂”,以“蛟绡”比喻清澈的溪水,形象地描绘了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景象,仿佛是蛟龙剪下的绿色丝带,生动地展现了水的流动与色彩之美。“碧双垂”则强调了水流的清澈与双流并行的动态美,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感觉。
次句“归挹清流背紫微”,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沿着清澈的溪流前行的情景。这里的“挹”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清流的亲近与欣赏,而“背紫微”则暗示了诗人行走的方向,或许是在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第三句“北向更登孤岭去”,描述了诗人继续前行,最终到达一座孤独山岭的过程。这里的“北向”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探索方向,而“孤岭”则寓意着在追求精神自由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孤独与挑战。这一句通过地理环境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与变化。
最后一句“此身还入白云飞”,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诗人超越物质世界,融入自然与精神的境界之中,仿佛与白云共舞,自由飞翔。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精神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由与超脱的不懈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黟歙道中士人献牡丹千叶面有盈尺者为赋此诗
平生爱花被花恼,每见牡丹常绝倒。
自从丧乱减风情,两年不识花枝好。
迩来谪堕烟雨中,行色日与春光浓。
今夕何夕见粲者,颇类寿安千叶红。
岂知黟歙深山里,乃有此花端若此。
不论玉板与鹤鸰,可亚姚黄并魏紫。
嫣然见我如感伤,似诉处此非其乡。
吾衰多病不解饮,对尔叹息空持觞。
人言老境花如梦,献此慇勤情已重。
蜡封瓶贮可多时,惆怅洛阳今不贡。
次韵仲弟古意
棣萼相荣华,鸰原同急难。
富贵何足羡,名节在所完。
吾家诸弟昆,擢秀森琅玕。
虽无金朱乐,顾有道义欢。
故人岂不多,谁念范叔寒。
卜筑九峰下,庇此拙且顽。
山光入户牖,溪水清不湍。
我屋虽无华,容膝审易安。
田畴半莨莠,念兹岁方艰。
虚室味图史,小圃蓻茝兰。
萧然寂寞滨,庶保馀龄閒。
哲弟富才业,壮志思昭奸。
勉哉振此道,吾方閒处看。
游五松山观李太白祠堂
大江东南流,鼓柁江水上。
薄游五松山,获见谪仙像。
呜呼天宝间,治乱如反掌。
兵戈暗中原,豪杰多长往。
谪仙当此时,逸气隘天壤。
脱身来江东,缥渺青霞赏。
作诗几千篇,醉笔笼万象。
迄今有遗祠,识者共瞻仰。
嗟予岂后裔,愚拙谁复尚。
珥笔玉殿螭,谪官闽岭瘴。
荷恩许生还,冒险理归桨。
于焉觌仙风,足以慰遐想。
愿言继清芬,何由揖英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