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哲学家吴与弼所作,名为《宿西廨彭氏(其一)》。吴与弼是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此诗体现了他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首句“诗成频听曙鸡声”,描绘了诗人深夜创作完毕,静待天明的情景。鸡鸣报晓,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新生活的开始,激发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思考。
次句“却喜灵台一点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觉醒。灵台,即指心灵深处,此处“一点明”象征着智慧的觉醒或内心的光明,表明诗人通过思考与反省,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第三句“须识宴安真鸩毒”,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安逸的生活比作毒药——宴安。这句诗强调了安逸生活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提醒人们要警惕看似舒适实则有害的生活状态,鼓励人们追求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最后一句“足知忧患乃吾生”,点明了人生的本质在于面对和克服困难与挑战。这句话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即在经历忧患中成长,认识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它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从中学习和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传达了吴与弼对于人生、自我修养以及道德实践的深刻见解,展现了其心学思想的核心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追答王学士庐山篇见赠之作
我昔庐山寻瀑布,香炉峰上披烟雾。
白云无事早知还,欲共渊明奋高步。
渊明醉石横溪边,九叠屏风三叠泉。
饮酒正怜重九日,闻钟忽悟远公禅。
吾心皎皎如秋月,照映寒潭无可说。
何妨变化若浮云,自有光辉含积雪。
沙门束教非高士,吾今况尚为人子。
养母宜耕十亩田,求人欲著三朝史。
简君旧赠庐山篇,庐山回首泪潺湲。
遗民此日成通隐,啸傲王侯亦偶然。
汪虞部以咂嘛酒惠奠华姜赋谢
华姜本秦人,平生爱芦酒。
华山玉泉与醴泉,槐曲酿之尝在手。
截竹为筒一尺长,华夫相对吸天浆。
注以玉女洗盆水,糟中时有莲花香。
自到岭南芦酒少,荔枝龙眼甜难尝。
樽石先生知嗜好,惠我数罍手所造。
秦娥一笑忘他乡,粤客三杯通大道。
夫妇欢娱曾几时,一朝蕙草先秋萎。
中圣中贤我不忍,含哀久与杜康辞。
先生悯念黄泉下,芦酒今朝奠一斝。
馨香更用返魂烧,清冷如将甘露洒。
恍惚既醉朱颜酡,姗姗来迟可奈何。
意气未能忘赋客,精灵应解报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