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琅琊山六题·其三石屏路》
《琅琊山六题·其三石屏路》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石屏自倚浮云外,石路久无人迹行

我来携酒醉其下,卧看千峰秋月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迹行(jì xíng)的意思:指追随前人的行动或事迹,也可以表示追溯历史或追寻踪迹。

酒醉(jiǔ zuì)的意思:喝酒过量,醉得不省人事。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人迹(rén jì)的意思: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石屏(shí píng)的意思:指石头做成的屏风,比喻不能遮风挡雨,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云外(yú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嚣,超脱尘俗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石屏自倚浮云外"写出了石屏高耸入云,仿佛与世隔绝的孤寂感,暗示了其偏远和自然之美。"石路久无人迹行"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荒寂,只有诗人独自前来,增添了孤独而静谧的氛围。

"我来携酒醉其下"诗人带着酒,选择在此地沉醉,表现出对山水之美的深深喜爱和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最后两句"卧看千峰秋月明"更是点睛之笔,诗人躺倒在地,仰望星空,秋月映照下的千峰如画,给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琅琊山石屏路的景致,展现了欧阳修的闲适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次归耕堂稀字韵·其二

神京千里雁书稀,关塞传闻驿骑飞。

报道天骄遁沙漠,衮衣行从翠华归。

(0)

满江红

笔染相思,暗题尽、朱门白壁。

动离思、春生远岸,烟销残日。

杨柳结成罗带恨,海棠染就胭脂色。

想深情、幽怨绣屏间,双鸂鶒。春水绿,春山碧。

花有恨,酒无力。对一奁愁思,九分孤寂。

寸寸锦肠浑欲断,盈盈玉泪应偷滴。

倩东风、吹雁过江南,传消息。

(0)

千秋岁.代人为寿

五云缥缈。朝退金门晓。归未稳,传宣到。

龙楼陪夕宴,凤沼吟春草。

人间世,谁知自有蓬莱岛。一杯宜劝了。

换得天颜笑。人不老,春长好。

从今千百岁,总是中书考。

瑶池会,金盘剩荐安期枣。

(0)

寿宫使余丞相

间世生英杰,于时瑞幅员。

昔为天下宰,今作地行仙。

帝渴梅调鼎,民思楫济川。

元戎辞屏翰,珍馆逸林泉。

勋业麒麟上,声名奏华颠。

落成新紫府,拂拭旧青毡。

暇日来簪履,春风可管弦。

莲开花十丈,桃熟岁三千。

云驻东山境,星辉北斗躔。

笑谈皆雨露,指顾即陶甄。

乌景行添线,蟾华且上弦。

垂弧当纪节,称兕正迎年。

四海俱瞻仰,三宫助祝延。

匹休和有宋,受福总无边。

试吏如孤远,蒙恩夙记怜。

姓名勤剡奏,庖廪费周旋。

顶踵思持报,丝毫力未宣。

一凭难老颂,再炷博山烟。

愿把如椽笔,重归秉化权。

倍书中令考,稳稳戴貂蝉。

(0)

侧犯

九衢艳质,看来怎比他闲靓。清韵。

似照水横斜暮临镜。林间顿画阁,花底藏芳径。

幽静。将绛烛、高烧照双影。琼瑶皓素,未及肌肤莹。

伊试省。我从今、还肯再孤另。记取兰房,夜深人迥。

窗外月照,一方天井。

(0)

扫花游/扫地游

素秋渐老,正叶落吴江,雁横南楚。暮霞散缕。

听寒蝉断续,乱鸦鼓舞。客舍凄清,那更西风送雨。

又东去。过野杏小桥,都在元处。心事天未许。

似误出桃源,再寻仙路。去年燕俎。

记芳腮妒李,细腰束素。事没双全,自古瓜甜蒂苦。

欲停伫。奈江头、早催行鼓。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