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天然和尚还丹霞》
《送天然和尚还丹霞》全文
清 / 通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山又见还山日,两地千江一月身。

热喝雷惊聋耳客,苦言药尽死心人。

直提倒岳倾湫句,不动搀旗夺鼓尘。

归坐丹霞高顶梅花开遍雪前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丹霞(dān xiá)的意思:形容山岩色彩鲜艳多变。

高顶(gāo dǐng)的意思:高耸的顶部

还山(hái shān)的意思:指被逐出的人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也可比喻恢复原状或解决问题。

苦言(kǔ yán)的意思:指直言不讳、忠言逆耳的劝告或批评。

两地(liǎng dì)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疏远。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送别与回归的主题。首联“出山又见还山日,两地千江一月身”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和尚离山入世与最终回归山林的情景,隐喻人生的循环往复和心灵的永恒之旅。次联“热喝雷惊聋耳客,苦言药尽死心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刻画了和尚以坚定的信念和智慧引导众生,如同雷声震动聋耳之客,以苦口良药使死心之人重燃希望,体现了其慈悲为怀、教化众生的精神。

接着,“直提倒岳倾湫句,不动搀旗夺鼓尘”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和尚的非凡智慧和超凡脱俗的境界,他的话语如同倒山倾海般震撼人心,却又能如不动之物一般,不染尘埃,不为外物所动,展现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最后,“归坐丹霞最高顶,梅花开遍雪前春”则以自然景象作结,象征着和尚最终回归宁静的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如同冬去春来,梅花盛开,预示着新生与希望,也寓意着精神的升华与永恒。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和尚离世入世、回归山林的描绘,以及对其智慧、慈悲与超脱精神的赞颂,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高尚人格的崇高敬仰。

作者介绍

通复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酬诸同官见和三首·其二

兰塘清暑瞰稀稠,早见排房结子羞。

照水华灯宜独夜,薰香翠被欲争秋。

潜珍不荐霓裳步,凝伫谁同汉女游。

欲种此花须摘实,自怜踏藕漫淹留。

(0)

和蔡生迁居二首蔡学佛故用杜老与赞公故事蔡常令一妪持简来·其二

一壶村酒要同尝,脯醢菹肴取次将。

谈话翠微修竹径,追随斜照晚风冈。

梅花淡淡传春意,柳色依依作岁阳。

只么往来成乐土,岂知身世落南荒。

(0)

和唐坚伯留题庄舍·其二

卧看月落半瑶环,起唤清风紫翠间。

玩意诗书千古乐,放怀天地一身閒。

几多倦鸟归何晚,无限浮云去未还。

不向此中真得趣,更论盘谷与商颜。

(0)

仲秋赴伯达浴儿会不见月

准拟清光满十分,论文那用醉红裙。

天公有意韬阴采,风伯无威扫曳云。

东道浴儿方洗腆,南斋留客更殷勤。

朦胧碧涧三更路,衣袂翛然桂子芬。

(0)

题上饶半月岩四绝·其三

每见云端上下弦,遥怜破镜两娟娟。

愿移此景蟾宫去,日月当令一再圆。

(0)

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穷深极峻遂登上封却下福严最爱廓然亭静憩久之乘兴入后洞置酒云庄榭徘徊方广阁山行崎岖不可以马虽笋舆傲兀小劳尚胜骑从之烦也既归山前之翌日复会于坚伯兄小阁同安赵涧看北山馀雪披云映日翠莹珑葱殆难模状因访季父庙令欢饮而罢集记所见成十五绝·其七

宝楼香殿隘空山,都谢茨亭竹石间。

静有客棋真掩映,悄无僧话更清閒。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