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深留片石,山雨长苔新。
锡前行虎独,钟后到猿频。
片石(piàn shí)的意思:片石的意思是指独立的个体,也可以指个人在团体中的独立行动。
栖禅(qī chán)的意思:指修行者在修禅时,身心完全融入到禅定中,达到极致的安宁和宁静状态。
前行(qián xíng)的意思:继续前进,不停止。
逃暑(táo shǔ)的意思:逃离炎热的夏季,寻求凉爽和舒适的环境。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遗风(yí fēng)的意思:指过去的风尚、习俗、传统等在现在仍然存在或保留下来的痕迹。
于兹(yú zī)的意思:此时此地;在这里
越客(yuè kè)的意思:指超越常规、突破限制的人或事物。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深邃的寺庙,以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静谧与生机。首句“寺深留片石”,以“片石”衬托出寺庙的深远与静谧,仿佛一片孤石在幽深的寺院中静静守候。接着,“山雨长苔新”一句,通过雨水滋润下的青苔生长,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
“昔日栖禅处,遗风想至人。”这两句将视线拉回历史,想象着这里曾是僧侣修行的地方,留下了深厚的禅宗文化氛围,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高僧大德的智慧与风范。接下来,“锡前行虎独,钟后到猿频。”描述了寺庙周围的野生动物,一只孤独的老虎在锡杖前行走,猿猴在钟声之后频繁出现,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增添了自然的野趣,也象征着佛法的普渡众生,无论是在寂静的清晨还是热闹的傍晚,都有生命在与之共鸣。
最后,“越客因逃暑,于兹喜挂巾。”点明了寺庙不仅是僧侣修行的圣地,也是旅人避暑的好去处。这里的“挂巾”既指旅人在这里休息时悬挂衣物,也暗含了放下尘世烦恼、心灵得以休憩的寓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以及它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