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看浮绿蚁,酸或妒黄梅。
盼榴薰主客,烧艾醉亭台。
池沼(chí zhǎo)的意思:池沼指的是湖泊和沼泽地,也用来比喻境地险恶、困难重重的处境。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芳樽(fāng zūn)的意思:形容酒味芳香。
酒几(jiǔ jǐ)的意思:指用于放置酒杯、酒壶等的小桌子,比喻事物的微小或不值一提。
令节(lìng jié)的意思:指君主下令的节日。也用来形容君主的诏令。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驱邪(qū xié)的意思: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方法,将邪恶的力量、邪气等驱逐或消除的行为。
杏酪(xìng lào)的意思:指事物的形状或颜色与杏子和酪相似,形容美味可口。
榆羹(yú gēng)的意思:指用榆木制成的羹,比喻不值钱的东西。
郁馥(yù fù)的意思:形容花草香气浓郁。
主客(zhǔ kè)的意思:主客是一个双音词,主要指明事物的主次关系,主要指一个人或事物的主要地位或身份,次要指其他人或事物的地位或身份。
这首诗描绘了在特定节日里,人们品尝蒲酒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与生活气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蒲酒独特的香气与味道,以及它在节日中的重要地位。
首句“郁馥蒲星碎”,以“郁馥”形容蒲酒的香气浓郁,“蒲星碎”则暗示了蒲酒中可能含有蒲草的碎片,或是蒲酒色泽的深邃,形象地描绘出蒲酒的独特风味。接下来的“频斟酒几杯”,表现了人们在享受蒲酒时的频繁与热情。
“清看浮绿蚁”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酒液表面泛起的泡沫,犹如绿色的小蚂蚁在漂浮,既形象又富有诗意。“酸或妒黄梅”则巧妙地将蒲酒的味道与黄梅相比较,暗示了蒲酒可能带有一丝酸味,但这种酸味却能激发人的食欲,如同黄梅的美味一般诱人。
“味合榆羹配,香应杏酪陪”两句,进一步说明了蒲酒与食物的搭配,无论是与榆羹这样的传统食品,还是与杏酪这样的甜品,都能相得益彰,展现出蒲酒的多面性与适应性。
“盼榴薰主客,烧艾醉亭台”则通过榴花与艾草的使用,营造出节日的氛围,榴花的香气与艾草的烟熏,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与驱邪的重视。
“池沼当年拂,芳樽此日开”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节日当天的特别意义,池塘与酒樽的开启,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最后,“驱邪同插剑,令节好徘徊”表达了人们希望通过蒲酒和相关习俗来驱除邪气,同时享受节日带来的乐趣与和谐,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健康、幸福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蒲酒及其相关习俗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与文化韵味,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节日的欢乐氛围。
使君畏谤如畏虎,一生坐诗招谤语。
使君得颍如得诗,日日颍湖作诗主。
湖边月落秋声乾,画船径作三人看。
小儿解事笑起立,我琴正要秦君弹。
可怜彭城不肯饮,对月吟诗骨清冷。
曲终月落读渠诗,忧乐死生真幻影。
举觞酬月月岂知,三百年后我尔谁。
君不见紫麟山前湘水碧,一笑相看月应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