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哉古无有,未觉欠孟嘉。
天公亦喜我,催诗出微霞。
百岁(bǎi suì)的意思:形容人长寿,活到一百岁。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藜杖(lí zhàng)的意思:指用草木做成的拐杖,比喻贫穷。
却后(què hòu)的意思:后退,退缩,不敢前进。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忧乐(yōu lè)的意思:既有忧愁,又有快乐。
远俗(yuǎn sú)的意思:远离世俗之风气,追求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转车(zhuǎn chē)的意思:指改变方向或行动目标。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醉酒的士人手持藜杖,两位禅师身着袈裟的场景,展现了古风的独特魅力。诗人以“奇哉”二字赞叹这种景象在古代罕见,但又认为并不缺少像孟嘉这样的雅士来欣赏。接着,诗人提到上天似乎也对这次聚会感到欢喜,催促着云霞的出现,为这场景增添了一抹诗意。
诗中“赋罢迹已陈,忧乐如转车”两句,表达了创作完毕后,过往的痕迹已经逝去,而人生的忧愁与快乐如同车轮般不断循环,寓意深刻。最后,“却后五百岁,远俗增雄誇”则预示着即便时间流逝,这段故事和场景也会被后世所传颂,增加其雄伟的名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特定的场景,融入了对人生、自然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
来日苦短去日长,人生几何鬓已霜。
佳辰置酒开我堂,宾友杂遝进乐方。
繁丝哀竹流清商,薄暮移尊向曲房。
挟瑟进者邯郸倡,约袖结腕清歌扬。
色与心知授明珰,微风荡裾闻异香。
脱簪免髻玄泽光,起视池中双鸳鸯。
双星皎皎在我傍,欲往从之河无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