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照惟依斗,南临一望乡。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狼烟(lá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中敌人发出的烟火信号,也泛指战争的迹象或开始。
望乡(wàng xiāng)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或故乡的情感。
贤王(xián wáng)的意思:指明君贤明、能治理国家的君王。
虚远(xū yuǎn)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或言行空洞,缺乏实际意义。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营门(yíng mén)的意思:指军队的大门,也泛指军队或军事。
远色(yuǎn sè)的意思:指远离尘嚣的山水风景,也可用来形容远离纷扰的宁静环境。
月正(yuè zhèng)的意思:指月亮正圆的时候。
钲鼓(zhēng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鼓声非常响亮、激昂。
正长(zhèng cháng)的意思:指事物的大小或长度合适、适中。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月夜的壮丽与凄美,通过“边月”、“长城”、“狼烟”、“驿火”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辽阔的边塞景象。首句“边月散边霜”,以“散”字生动地展现了月光洒落于边疆大地上的景象,同时“边霜”二字暗示了边塞的寒冷与荒凉。接着,“长城月正长”一句,将月光与长城结合,不仅突出了月色的明亮,也象征着边防的坚固与永恒。
“狼烟虚远色,驿火断寒光”两句,通过“虚远色”和“断寒光”描绘了边塞特有的景象——远处的烽烟似乎虚无缥缈,而驿站的灯火在寒冷中显得格外孤单。这两句不仅渲染了边塞的寂静与荒凉,也暗含了战争的残酷与遥远。
“北照惟依斗,南临一望乡”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北方的月光只能依靠北斗星指引方向,南方则是故乡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最后,“营门钲鼓静,昨夜遁贤王”一句,以静谧的营门和夜晚贤王的遁去,暗示了边关的平静与战事的结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安定、边境和平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关月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诗人深沉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家国情怀的抒发,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