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取帛为袱,体用衾自裹。
诗从是中来,孰谓此计左。
百鍊(bǎi liàn)的意思:形容经过多次磨砺、锤炼后变得坚强、不可动摇。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残生(cán shēng)的意思:指在战乱或灾难中幸存下来。
迟暮(chí mù)的意思:指晚年衰老或人生末期。
从是(cóng shì)的意思:指坚持正义、不屈服于压力或诱惑。
篙师(gāo shī)的意思:指船上的舵手,也泛指指挥者或领导者。
恭惟(gōng wéi)的意思:恭敬虔诚地思考、思索、思念。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浩然(hào rán)的意思:形容气度宏伟,胸怀广阔,品德高尚。
好奇(hào qí)的意思:对事物产生兴趣,想要了解或探索。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洁清(jié qīng)的意思:指清洁干净,没有污垢和杂质。
橹声(lǔ shēng)的意思:橹声指的是划船时橹桨拍打水面发出的声音,比喻行动或言语声势浩大,引起轰动。
旅琐(lǚ suǒ)的意思:指旅途中琐碎、繁琐的事务。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起劲(qǐ jìn)的意思:形容精力充沛,努力奋发的样子。
岂独(qǐ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止于此
软媚(ruǎn mèi)的意思:形容人言语行动柔和婉转,巧妙地讨好他人。
沙头(shā tóu)的意思:沙地的起伏。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水面(shuǐ miàn)的意思:指水的表面,也用来比喻某个领域或范围的最基本或最底层的事物。
缩颈(suō jǐng)的意思:指因害怕或紧张而蜷缩或收缩颈部,形容非常害怕或胆怯。
体用(tǐ yòng)的意思:体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体格健壮、能够派上用场。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万有(wàn yǒu)的意思:指世间万物的存在,表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普遍性和无所不包。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引吭(yǐn háng)的意思:指发出声音,尤指高声喊叫或歌唱。
用世(yòng shì)的意思:指人才在世间得以施展才华、发挥作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夜晚启程,准备渡过长满是波涛的河流的情景。水面上的山影看似浮动,岸边的火光微弱却又坚持。诗人表现出一种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精神状态,同时也透露出对严寒天气的畏惧。
首先使用布帛来保暖,又用被子裹身以抵御寒冷。这一切都在准备渡河的过程中进行,显然诗人非常重视这次旅程。篙师,即掌舵的人,对风向的稳定感到喜悦,并在半夜时分发力划动船只。
诗人自述平生多与江海相伴,最适应的是桨声,这也许暗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接下来的“诗从是中来”可能是在表达这次旅程或心路历程的某种转变,或者是一种内在情感的流露。
随后的“孰谓此计左”则像是诗人自问自答,似乎在对自己的选择和行动进行反思。接着,“起视何茫茫,未觉万有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和无边界限时的迷茫感受,以及对未来可能发生之事的不确定性。
“浩然天地间,身世寄一舸”这两句诗强调了个体在宇宙中的渺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这艘小船,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我位置的决心。
“恭惟百鍊心, 用世亦云颇”则是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沉思和对外部世界变化的观察,他可能在探索如何在这个不断变迁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本真。
最后,“早乖晚弥误,迟暮困旅琐。饕婪忌洁清,软媚恶刚□”则是诗人对过去行为和选择的反省,以及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困境和挑战的担忧。这一部分也透露出诗人性格中矛盾的一面:既有贪婪与忌惮,也有追求纯净和清洁的愿望,同时对软弱和刚硬的态度持有复杂的情感。
“残生信已矣,古来岂独我”则是诗人对于生命残留部分的肯定,以及对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与众不同这一现实的接受。这里,“岂独我”表达了一种普遍性,即个人的遭遇并非孤例,而是在历史洪流中的一部分。
整首诗通过对夜行景象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我、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