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到头(dào tóu)的意思:表示事情或情况达到了最终的状态或结果。
法门(fǎ mén)的意思:法门是指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的方法、途径或门径。
非法(fēi fǎ)的意思:违反法律的行为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及至(jí zhì)的意思:表示某事物一直持续到特定的时间或地点。
取次(qǔ cì)的意思:取次指的是频繁地接连做事,形容行动迅速、连续不断。
思量(sī liàng)的意思:思考、考虑、斟酌
无我(wú wǒ)的意思:指不自私、不自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雪峰(xuě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覆盖着白雪。
至法(zhì fǎ)的意思:指法律的最高准则或原则。
- 鉴赏
这首诗《自述》由唐代僧人义存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与佛法的深刻洞察。
首句“思量未到雪峰时”,诗人以“雪峰”象征高远的境界或深刻的真理,暗示在未达到这一高度之前,人们往往对生命和宇宙的真相产生疑惑和误解。这里的“思量”不仅指思考,更蕴含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与追寻。
次句“爱把浮生取次疑”,“浮生”即短暂而虚幻的人生,“取次”意为随意、轻率。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迷茫与困惑,认为人们往往在没有深入理解生命本质的情况下,就轻易地对生活产生怀疑和不满。
后两句“及至法门非法法,到头无我亦无师”,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他指出,当人们真正踏入佛法的大门(“法门”)时,会发现所谓的“法”并非固定不变的规则或教条,而是灵活多变、适应不同情境的智慧。真正的佛法,不在于外在的形式或师承,而在于内心的觉悟与实践。在这里,“无我”意味着超越个人的自我中心,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无师”则强调了个人内在的觉醒,无需依赖外在的导师或权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达到真理的彼岸。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佛法乃至宇宙真理的深刻体悟,以及对个体内心觉醒的呼唤。它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对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哲学探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哭张芷园·其一
贵乎立教首,不在败与成。
世鲜女娲手,石破天以惊。
羲和息其马,悲泉瘗日兄。
月斧缺不修,无能补剕黥。
江河流赤血,白昼夔魑行。
高冠奋长剑,武义何璜璜。
周无未献地,矢志坚众城。
讵异齐岛士,五百殉一贞。
头行三十里,怒面切羌生。
至今风雨夜,每见战血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