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风所折,膏明自煎然。
折固理之必,明性其可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景初的《送唐介南迁(其二)》。诗中以“木秀风所折”起兴,比喻唐介因才露头角而遭人嫉妒,暗示他因某种原因被贬南迁。接下来,“膏明自煎然”形象地描绘了他的处境,如同油脂明亮却自我煎熬。诗人认为,这样的道理本在意料之中,人的光明性格不应因此改变。
“趋向人各异,公议日月悬”表达了对世态人情的观察,指出人们的价值判断各有不同,但公正的舆论如日月般高悬,终会彰显真理。最后两句,“开言死不测,喑噤贵且年”,揭示了唐介可能因为直言不讳而遭遇生死难料的困境,同时暗示沉默权贵在一时之间显得尊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也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与权谋,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晓来翘首,东风外、桃粗李俗。
见草茵铺翠,柳丝缲绿。
燕子入帘寻旧垒,莺儿出谷迁乔木。
喜杏花村里,酒旗高,香醪熟。戴角巾,试春服。
步芳径,歌新曲。趁暮年行乐,懒随时逐。
踏月不嫌归去晚,追游更秉良宵烛。
怕絮飞花落,杜鹃啼,春归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