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居孔氏门,宁复称赐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天(bàn tiān)的意思:指很长时间或很久的时间。
鲍谢(bào xiè)的意思:表示对别人的感谢和赞赏之情。
悲咤(bēi zhà)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声音或情感。
笔端(bǐ duān)的意思:指写作、创作的能力或水平。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残膏(cán gāo)的意思:指剩余的油脂或精华。
地入(dì rù)的意思:表示事物进入地下或被埋入地下。
杜陵(dù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愤发(fèn fā)的意思:愤怒发作,情绪激动到极点。
风雅(fēng yǎ)的意思:指文化修养高雅,举止言谈优雅。
风骚(fēng sāo)的意思:指某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优雅、风度翩翩的气质和风采。
丐者(gài zhě)的意思:指贫穷到极点的人。
孤忠(gū zhōng)的意思:孤独而忠诚
海事(hǎi shì)的意思:指与海洋有关的事务或事件。
佳句(jiā jù)的意思:佳句是指优美的句子或诗句,具有艺术性和表达力。
教化(jiào huà)的意思: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人改正错误,提高品德和修养。
丽则(lì zé)的意思:美丽的样子或者美好的事物。
岂徒(qǐ tú)的意思:不仅仅是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屈宋(qū sòng)的意思:指屈从、屈服。
人师(rén shī)的意思:人师指的是有才能、有学问的人,也可以指代教师、导师。
戎马(róng mǎ)的意思:指战马,泛指军队和战争。
剩馥(shèng fù)的意思:剩余的香气,形容事物余味尚存。
事戎(shì róng)的意思:指参与战争、军事行动。
诗史(shī shǐ)的意思:指诗人的才华和作品的历史。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唐室(táng shì)的意思:指唐朝的皇室,也泛指唐代的王朝。
陶冶(táo yě)的意思: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培养来陶冶人的情操和品德。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万世(wàn shì)的意思:永远、万世长存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无与(wú yǔ)的意思:没有可以相比的;无与伦比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一干(yī gān)的意思:一次性完成许多事情
忧国(yōu guó)的意思:忧国是指为国家的兴旺和民众的福祉而忧虑担心。
沾足(zhān zú)的意思:指得到了某种好处或利益。
杜陵老(dù líng lǎo)的意思:指年老的人。
-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题为《读四家诗选四首(其一)子美》,是对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赞美与评价。诗中对杜甫的生平、创作及历史地位进行了高度赞扬。
首先,诗中描述了杜甫晚年的生活境遇,“杜陵老布衣,饥走半天下”,生动地展现了杜甫晚年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的景象。接着,诗人赞扬杜甫的诗歌创作,“作诗千万篇,一一干教化”,表明杜甫的诗歌不仅数量众多,且富含教化意义,对社会道德和文化教育有着深远影响。
随后,诗人指出当时唐朝的社会背景,“是时唐室卑,四海事戎马”,描绘出战乱频仍、国家衰微的时代背景。在此背景下,杜甫“爱君忧国心,愤发几悲咤”,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忧虑,以及对时局的强烈愤慨。
接着,诗人强调杜甫的忠诚与高尚情操,“孤忠无与施,但以佳句写”,说明杜甫虽身处逆境,却始终坚守正直,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理想。杜甫的诗歌风格深受屈原、宋玉等先贤的影响,其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风骚到屈宋,丽则凌鲍谢”,表明杜甫的诗歌在艺术表现力和语言美感上超越了前人。
最后,诗人高度评价杜甫的历史地位,“笔端笼万物,天地入陶冶”,认为杜甫的诗歌如同艺术家般,能够包容万象,将自然与社会融入其中。杜甫的诗歌不仅记录了历史,更具有传承文化、弘扬道德的作用,“岂徒号诗史,诚足继风雅”,指出杜甫的诗歌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传统文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诗中还提到,如果杜甫生活在孔子的时代,他的地位将更加崇高,“使居孔氏门,宁复称赐也”,表达了对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的认可。同时,诗人也感慨杜甫的诗歌如同遗香,即使在后世也能滋养人心,“残膏与剩馥,沾足沽丐者”,形象地比喻杜甫的诗歌如同珍贵的香气,即使在贫困中也能给予人们精神的慰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杜甫生平、创作及历史地位的赞美,展现了杜甫作为伟大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讯囚
参军坐厅事,据案嚼齿牙。
引囚到庭下,囚口争喧哗。
参军气益振,声厉语更忉。
“自古官中财,一一民膏血。
为吏掌管钥,反窃以自私。
人不汝谁何,如摘颔下髭。
事老恶自彰,证佐日月明。
推穷见毛脉,那可口舌争。
”有囚奋然出,请与参军辨。
“参军心如眼,有睫不自见。
参军在场屋,薄薄有声称。
只今作参军,几时得骞腾。
无功食国禄,去窃能几何。
上官乃容隐,曾不加谴诃。
囚今信有罪,参军宜揣分。
等是为贫计,何苦独相困。
”参军噤无语,反顾吏卒嗟。
包裹琴与书,明日吾归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