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女曲》
《游女曲》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乐府曲辞

翠鬟玉佩春风百花拂袖来湖东。

朱颜灼灼飞鸿惊飞鸿,耀明月。人不见,心如结。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翠鬟(cuì huán)的意思:指女子的翠绿色头发,比喻美丽的女子。

飞鸿(fēi hóng)的意思:指雄鹰飞翔的姿态,形容才华出众、志向远大的人。

拂袖(fú xiù)的意思:拂袖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表示愤然离去或潇洒地离开。

鬟玉(huán yù)的意思: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仪态端庄。

惊飞(jīng fēi)的意思:形容受到突然的惊吓而惊慌失措,如同被吓得飞起来一样。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耀明(yào míng)的意思:光芒四射,照亮周围环境。

游春(yóu chūn)的意思:指春天时人们外出游玩、观赏春景。

玉佩(yù pèi)的意思:指玉质的佩饰,比喻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东西。

朱颜(zhū yán)的意思:朱颜指的是红色的脸色,形容人的面色红润。

灼灼(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光亮明晃晃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热情洋溢、生机勃勃的景象。

鉴赏

这首《游女曲》是明代文学家宗臣所作,通过对游女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在春日湖畔的美丽与灵动。

“翠鬟玉佩游春风”,开篇以“翠鬟”和“玉佩”形容游女的装扮,以“游春风”描绘其行进中的轻盈姿态,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女子翩翩起舞的画面。

“百花拂袖来湖东”,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美丽,百花随风轻拂过游女的衣袖,仿佛整个湖东都被这股春的气息所包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层次感。

“朱颜灼灼惊飞鸿”,“朱颜”指女子红润的脸庞,“灼灼”形容其光彩照人,如此美丽的女子竟让飞过的鸿雁为之驻足,表现出女子的美貌不仅吸引人眼,连自然界的生灵也为之动容。

“惊飞鸿,耀明月”,“惊飞鸿”再次强调了女子的美丽,连夜空中皎洁的明月也因她的出现而显得更加明亮,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女子的非凡魅力。

“人不见,心如结”,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女子的思念之情。即使她已离去,但心中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如同被绳索紧紧束缚一般,难以忘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在春日湖畔游走的女子形象,不仅展现了她的外在美,更深入地刻画了她内在的情感世界,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美丽与哀愁。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自述

七十馀年蹇厄身,无端浮海伴征人。

非因松菊荒畦径,其奈封疆起祲尘。

刁斗月明惊旅梦,樯帆风影篆江滨。

中流欸乃随波沸,好续铙歌答紫宸。

(0)

诸侄行绘荔圃长春图各有题咏兼榼酒过酌有歌姬在坐

携壶相访鹤先知,人懒云深扫径迟。

不用莲花开顷刻,只图荔树傲寒威。

轻风拂座翻霓羽,淡月浮杯映黛眉。

醉后林塘还散步,共看花木竞蕤葳。

(0)

寄归余舅·其二

日暮山猿啼,萦怀象阁西。

可无击楫志,清夜喜闻鸡。

(0)

赋赠容贞子因怀其先君旧约

久负登临屐,到来意豁然。

池浮林影渺,山逗翠岚连。

笑语青天外,閒情古木前。

回思畴昔约,翘首白云巅。

(0)

十八日过牛头石

巍峨石壁障中流,深结亭楼小洞幽。

屋傍千峰淩日月,门环一水亘春秋。

种松渐老龙鳞色,解绶时从栗里游。

一榻高悬谁可下,曲江庙界箸前筹。

(0)

九月步吴道师壁间韵·其二

欲还吹帽笑慵疏,衙舍繇来非爱庐。

沤渚澄清秋色老,寒风淅沥树声初。

湖湘几度飞鸿迹,旅邸频惊阵雁书。

紫蟹应知霜后熟,持螯斗酒遍乡闾。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