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梅四绝·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辰翁所作的《探梅四绝》之一,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探求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诗中以“后五百年无放翁”开篇,巧妙地将自己与陆游(字务观,号放翁)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陆游诗风的仰慕以及对自己在文学上的期许。接着,“狂歌醉舞与谁同”一句,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和艺术境界。
“渔人入得桃花洞”,借用唐代诗人王维《桃源行》中的典故,暗示诗人如同渔人般寻觅到了一个隐秘而美好的世界,这里的“桃花洞”象征着理想中的精神家园或心灵的归宿。然而,“犹有梅花路未通”则透露出一丝遗憾与期待,梅花作为高洁、坚韧的象征,未被完全发现或理解,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探索的持续性和未竟之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精神美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沈必先殿院用策字韵赋诗见赠谨依韵和时居盛林
菁山遽用檀公策,水村来作浮家客。
五年霄汉隔音尘,此假相逢喜折屐。
荒陂难觅钴鉧潭,胸中丘壑有人杰。
乌台坐逼痴床南,见事风生勇成癖。
逆耳争先贡皂囊,造膝仍频对宣室。
只今道梗淹荒村,汲直未肯侪公孙。
时平已见龟墨食,尺一行催觐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