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海音诗》由清代诗人刘家谋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首句“纷纷番割总殃民”,以“纷纷”描绘出社会上各种纷扰和不公的现象,这些行为最终伤害的是民众的利益。“番割”可能指的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争夺或剥削,而“总殃民”则明确指出这种行为的负面后果。这一句直指社会问题的核心,揭示了权力滥用和利益冲突对普通百姓的伤害。
接下来的“谁似吴郎泽及人”,将话题转向理想中的领导者或英雄人物——吴郎。这里的“吴郎”并非特指历史上的某个人物,而是泛指能够像吴郎一样,以仁爱之心惠及人民的杰出人物。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样一位能为民众带来福祉的领导者的渴望和赞美。
“拚却头颅飞不返,社寮俎豆自千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拚却头颅飞不返”使用了强烈的语言,表达了为实现正义和改善民生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这里“拚却头颅”象征着不惜生命代价,展现出诗人对于改变现状的坚定信念和勇气。“飞不返”则强调了这种牺牲的彻底性,即为了目标的实现,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后一句“社寮俎豆自千春”转而描述了理想的实现后,社会将因此而长久繁荣,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位英雄的贡献。其中,“社寮”可能指的是社区或村落,象征着社会的基层组织;“俎豆”则是古代祭祀时摆放祭品的器具,这里用来比喻英雄的功绩被后世永远纪念和传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能够真正为民谋利的领袖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现实问题的批判,也有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萧岳英常州草蛊轴,盖尽师之女朱氏之笔二
常州草蛊天下奇,女郎新样不缘师。
未应好手传轮扁,便恐前身是郭熙。
题尤延之右司遂初堂二首
漫仕风中絮,归心水上鸥。
把茅新结屋,藜杖旧经丘。
花底春勾引,灯前夜校雠。
何如添我住,二老更风流。
题张埧夫腴庄图三首
百里青山十里溪,荷花万顷照红衣。
临平山下西湖上,总被腴庄拨取归。
题照上人迎翠轩
参寥癞可去无还,谁蹈诗僧最上关。
欲具江西句中眼,犹须作礼问云山。
同王见可、刘子年循南溪,度西桥,登天柱冈
亲交久别忽相从,饭罢相将拄瘦筇。
深涧小桥聊驻步,胡床羽扇对西风。
水声流入肝脾里,日影轻遮云气中。
玉润即看朝玉阙,山居独自卧山翁。
挽封州太守赵次公二首
国尔怀孤愤,麟兮嗣古风。
谓宜空冀北,何意召河东。
榕叶烝山祲,梨花惨殡宫。
传家今有子,身後未应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