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听吼堂长老讲授般若之学的情景,以“天花落不尽,积满贝多林”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听众如痴如醉、心灵被深深触动的状态。贝多林,此处借指佛教经典,暗示长老所讲内容的深奥与珍贵。接着,“可惜谈经处,多从舌上听”,表达了对知识传授方式的感慨,即人们往往通过聆听来获取智慧,强调了言传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教文化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精神追求的渴望和尊重。它不仅赞美了长老的教诲,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智慧和真理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石假山
潭溪散人方是閒,真山不爱爱假山。
呼童积叠石磊磈,远近便拥峰与峦。
晴岚滴翠明窗前,清影挂壁方池边。
色侵书帙日华薄,丘壑坐上生云烟。
云烟收霏苔藓绿,山石傍头更栽竹。
三竿两竿韵不俗,摇荡清风凉意足。
方是閒人当此时,以假像真人谓奇。
或来静对酌美酒,或来宴坐哦新诗。
吟诗搜索萦心脾,酒醉落魄精神痴。
吟诗饮酒且不可,况复局上争枯棋。
不如对山抚鸣琴,琴心三叠舞胎禽。
高山流水存至音,古趣澹泊悦我心。
老泉三峰烂木材,百年沉埋安在哉。
东坡仇池九华石,只有佳篇传入集。
此山亦犹今视昔,与我同生亦同没。
《石假山》【宋·刘学箕】潭溪散人方是閒,真山不爱爱假山。呼童积叠石磊磈,远近便拥峰与峦。晴岚滴翠明窗前,清影挂壁方池边。色侵书帙日华薄,丘壑坐上生云烟。云烟收霏苔藓绿,山石傍头更栽竹。三竿两竿韵不俗,摇荡清风凉意足。方是閒人当此时,以假像真人谓奇。或来静对酌美酒,或来宴坐哦新诗。吟诗搜索萦心脾,酒醉落魄精神痴。吟诗饮酒且不可,况复局上争枯棋。不如对山抚鸣琴,琴心三叠舞胎禽。高山流水存至音,古趣澹泊悦我心。老泉三峰烂木材,百年沉埋安在哉。东坡仇池九华石,只有佳篇传入集。此山亦犹今视昔,与我同生亦同没。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5467c67e82ef5b0420.html
金缕曲·其十二贺赵松庐
岁事峥嵘甚。是当年、爆竹驱傩,插金幡胜。
忽晓阑街儿童语,不为上元灯近。
但笑拣、梅簪公鬓。
莫恨青青如今白,愿年年、语取东君信。
巾未堕,笑重整。他年不信东风冷。
鼓连天、银烛花光,柳芽催迸。
漫说沈香亭羯鼓,自著锦袍吟凭。
待吹彻、玉箫人醒。
不带汝阳天人福,便不教、百又馀年剩。
歌此曲,休辞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