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苕上隐者》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苕 上 隐 者 宋 /武 衍 夹 溪 槐 柳 绿 云 堆 ,辙 迹 何 尝 到 碧 苔 。不 种 桃 花 缘 底 事 ,恐 因 流 水 悮 人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柳绿(liǔ lǜ)的意思:形容柳树的叶子呈现出鲜绿的颜色,比喻事物新鲜、生机勃勃。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误人(wù rén)的意思:欺骗或引诱他人,使其产生错误的认识或判断。
缘底(yuán dǐ)的意思:指两人因为缘分浅薄而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或伴侣。
辙迹(zhé jì)的意思:指行车车轮留下的印痕,比喻前人的经验或事迹可以供后人学习借鉴。
- 注释
- 夹溪:小溪两岸。
槐柳:槐树和柳树。
绿云堆:翠绿如云堆积。
辙迹:车辙痕迹。
碧苔:青苔。
缘底事:为何。
恐:恐怕。
误人来:引来人们误入。
- 翻译
- 溪边的槐树和柳树翠绿如云堆叠,车辙痕迹却从未到达过青苔覆盖的地方。
为何这里不种植桃花呢?恐怕是因为怕流水引来人们误入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诗人武衍在夹溪边漫步,注意到溪边槐柳丛生,绿意盎然,仿佛是绿色的云堆。他感叹道,自己的车辙痕迹从未触及过那青苔覆盖的地面,暗示这里人迹罕至,环境幽静。
接着,诗人对溪边未种植桃花表示疑惑,他问道:“不种桃花缘底事?”这句诗流露出诗人的好奇和对隐者生活方式的探究。他担心,或许是因为怕流水会引来世俗之人打扰这里的宁静,所以才没有种下象征热闹与繁华的桃花。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隐者选择的揣测,表达了诗人对恬淡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潭州谢城父
南国波涛已过春,稍清群盗剪荆榛。
孰知贾傅倾多士,但说番君得远民。
痛饮千钟应可强,传书一纸未能频。
台评袖里犹多在,莫枉汀洲咏白蘋。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