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苕上隐者》
《赠苕上隐者》全文
宋 / 武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夹溪槐柳绿云堆,辙迹何尝到碧苔。

不种桃花底事,恐因流水误人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tiáoshàngyǐnzhě
sòng / yǎn

jiáhuáiliǔ绿yúnduīzhéchángdàotái

zhǒngtáohuāyuánshìkǒngyīnliúshuǐrénlá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柳绿(liǔ lǜ)的意思:形容柳树的叶子呈现出鲜绿的颜色,比喻事物新鲜、生机勃勃。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误人(wù rén)的意思:欺骗或引诱他人,使其产生错误的认识或判断。

缘底(yuán dǐ)的意思:指两人因为缘分浅薄而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或伴侣。

辙迹(zhé jì)的意思:指行车车轮留下的印痕,比喻前人的经验或事迹可以供后人学习借鉴。

注释
夹溪:小溪两岸。
槐柳:槐树和柳树。
绿云堆:翠绿如云堆积。
辙迹:车辙痕迹。
碧苔:青苔。
缘底事:为何。
恐:恐怕。
误人来:引来人们误入。
翻译
溪边的槐树和柳树翠绿如云堆叠,车辙痕迹却从未到达过青苔覆盖的地方。
为何这里不种植桃花呢?恐怕是因为怕流水引来人们误入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诗人武衍在夹溪边漫步,注意到溪边槐柳丛生,绿意盎然,仿佛是绿色的云堆。他感叹道,自己的车辙痕迹从未触及过那青苔覆盖的地面,暗示这里人迹罕至,环境幽静。

接着,诗人对溪边未种植桃花表示疑惑,他问道:“不种桃花缘底事?”这句诗流露出诗人的好奇和对隐者生活方式的探究。他担心,或许是因为怕流水会引来世俗之人打扰这里的宁静,所以才没有种下象征热闹与繁华的桃花。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隐者选择的揣测,表达了诗人对恬淡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

作者介绍

武衍
朝代:宋   字:朝宗

武衍,字朝宗,原籍汴梁(今河南开封),南渡后寓临安(今浙江杭州)清湖河。所居有池亭竹木之胜,命曰适安。有《适安藏拙馀稿》、《适安藏拙乙稿》。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自序其集。事见《南宋古迹考》卷下。 武衍诗,以顾氏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初薰堂红梅·其三

自怜多病绣衣客,百年未半鬓先白。

长鞭短帽饱霜露,田园将芜身未索。

何日背琴携瘦筇,鸣弦堂上迎薰风。

梅香已断叶初暗,满枝著子双颊红。

寄声釢子可留意,为我沿溪撑短篷。

(0)

长桥

长桥跨空水弥漫,北望吞天去无岸。

洞庭自涌东西山,惊涛忽起行人断。

禹功千年在坤舆,东南大浸惟五湖。

如何寇来不少限,铁马万骑翻长驱。

(0)

寄潭州谢城父

南国波涛已过春,稍清群盗剪荆榛。

孰知贾傅倾多士,但说番君得远民。

痛饮千钟应可强,传书一纸未能频。

台评袖里犹多在,莫枉汀洲咏白蘋。

(0)

题子因双鸠百叶桃画

百叶缃桃照眼明,繁枝似见雨新晴。

故知睡足聊相并,不作林间逐妇声。

(0)

玉晨鉴义芮公见访

曾看扁舟下国门,风吹玉袖欲蜚仙。

经过弱水三万里,邂逅长安五百年。

投老渐谙随处乐,此生只有未偿眠。

茅山朮老堪镵斸,服食相依倘宿缘。

(0)

绝句

耕田博饭未为辱,为米折腰真可怜。

高卧北窗风飒至,更于何处觅神仙。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